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書法如何走出倣真華人專家聚會論劍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31日 16: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羊城晚報訊 廣東華人書法院和美國丹佛孔子學院、羊城晚報文藝部日前聯合舉辦了走出“倣真”時代國際華人書學研討會。

  廣東華人書法院院長劉佑局介紹,中國書法熱三十年,所謂“倣真”時代就是當下模倣名家作品的千人一面製作式的書風,它所製作的“作品”嚴重缺乏深刻的藝術內涵和靈魂,用所謂豐富的拼盤技法致使視覺衝擊審美錯覺,狂熱追求花樣百齣、疊亂迷離的外在形式。這種書風和假冒商品一樣,已經嚴重影響了書法藝術的健康發展。

  會議一共收到來自國內外三百多篇論文,各大院校書法理論專業的教授共十多人組成評委會,最終評選出獲獎作品:二等獎2篇(一等獎空缺),三等獎3篇,入選論文11篇。

  與會專家針對書法“倣真”這個論題,發表了各自的看法。劉佑局認為,這次研討會對一個時代的書法熱進行了冷靜的思考。美國丹佛孔子學院院長屠新時通過外國人對中國書法的誤解,還有書法藝術在外國的影響,提出中國的書法發展應加強和國外團體組織的交流學習。《美術報》總編輯蔡景富通過身邊的事例,説明當前的書法藝術,雖然群眾性參與強度比較大,但是群眾對於書法的好壞缺乏應有的審美能力和辨別能力。羊城晚報文藝部主任陳橋生認為,藝術創作是一種情感的創作,感情發出的淚水,是任何其它水滴都不可代替的,這就表明了克隆和倣真是沒有藝術的生命力的。 (李志宏 張柳輝)

  李志宏、張柳輝

  作者:李志宏 張柳輝

熱詞:

  • 倣真
  • 書法藝術
  • 書法發展
  • 書法理論
  • 美術報
  • 作品
  • 書風
  • 藝術創作
  • 總編輯
  • 獲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