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文學理論新編》:打破“概論通史”流水線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31日 13: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文學理論新編》打破了“概論通史”流水線式的知識生産與傳授體系,提倡一種“更加符合教學規律”的新思路──以名篇經典為軸心的編寫方案。

  《文學理論新編》,童慶炳/主編、趙勇/副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三版,35.00元

  自本世紀初以來,關於文藝學學科反思的聲音不絕於耳,文學理論也在不斷“反思”與“重建”中調整著自身的航向。這種狀況同樣反映到了文學理論教材的編寫中。文藝學教科書如何“徹底擺脫前蘇聯的注重‘概論’、‘通史’的教學,而不強調中文原著(理論作品、文學作品)的教學,特別是不重視經典原著的閱讀與教學”(童慶炳:《回歸名篇與原典的教學》)成為科研與教學亟需解決的課題。基於此,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組編了“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 文藝學系列教材”,而作為系列教材之一的《文學理論新編》的出版,則標誌著國內文藝理論教材在編寫觀念上的全面改革與更新。與以往文學理論教材迥異的是,該書在編寫理念、邏輯思路、章節體例、論述路徑等方面實現了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躍”。

  這首先表現在以名篇經典為軸心的編寫理念上。在傳統教材編寫上,幾乎都按照“意識觀念”到“結構框架”再到“章節填寫”這一“流水批卷”式的模式機械操作、批量生産。從新時期幾部重要的文學理論教程來看,無論是蔡儀《文學概論》(1978)還是以群《文學的基本原理》(1980)抑或是十四院校《文學理論基礎》(1981)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這種固定化的模式,這種“學科體制化”的普遍模式也直接影響到後來教材的編寫。《文學理論新編》則打破了這種“概論通史”式的知識生産與傳授體系,提倡一種“更加符合教學規律”的新思路──以名篇經典為軸心的編寫方案。從全書來看,13章共精選了26篇經典文本,遍及古今中外多個國家多種流派的學説理論。這種以“經典文本閱讀”為基礎的編寫立場不僅走出了過去“抽象的、空洞的”教條模式,還能在經典的品讀實踐中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理論素養,真正在“對話”中讓學生走進文學現場,感悟文學的詩意魅力。

  緊湊合理的章節體例與清晰謹嚴的邏輯思路是該書的另一特色。除“經典文本閱讀”外,該書還設計了“相關問題概説”,在知識體系的補充性説明和系統闡釋中真正實現了以小見大、由點到面的效果。如“文學與文學理論”一章中,通過《文心雕龍 原道》與《詩學》的文本細讀,又在橫向遷移與縱深挖掘中從文學觀念的歷史範疇切入引出“文學四要素”理論及“五種文學觀念”,在文學的全面洞察中進而闡釋了文學理論的品格。這種由“文本”到“問題”再到“讀者”的循環互動,不僅構成了一種多層次對話關係,更全面清晰地呈現了知識脈絡的邏輯發展與生成的歷史軌跡。

  該書在“語言、審美、文化”三維度為核心的學理路徑上還實現了一種“文化詩學”的體系化建構。全書緊扣“經典文本”,通過文學與語言、審美、文化、敘事、抒情等諸多層面的互動互構,真正建構起了一套多聲部的“經典文本”以及多視角的“相關問題”相統一的文化詩學話語體系。李聖傳

熱詞:

  • 新編
  • 經典文本
  • 通史
  • 橫向遷移
  • 多層次對話
  • 教學規律
  • 文學理論新編
  • 詩學
  • 文學觀念
  •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