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什麼導致了在華奢侈品的“饕餮盛宴”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31日 04: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網友“艾米粒臧”發佈了一條微博,稱在八里莊派出所遇到新光天地Gucci店長來報警,一個價值兩萬多的包被偷,最後沒有立刑事案件,因為進貨價只有幾百元。這條微博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回復稱:這樣便宜,從哪進貨?而隨後古馳(中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發表聲明否定了幾百元進價的説法。(5月30日《新京報》)

  奢侈品的進價到底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其明碼標價的出售價卻總以其“奢侈”令人咋舌,然而近年來,樂於享受奢侈的人似乎越來越多,前赴後涌地向奢侈品進軍的隊伍也越來越壯大,據《2011年中國奢侈品網絡購物行業研究報告》稱,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消費者世界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費群體,遠遠超過日本。對於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説,如此奢侈的消費合理嗎?既然不合理,又是什麼導致了在華奢侈品成為中國公民的“饕餮盛宴”?除去一些外部因素,恐怕就是國人畸形的消費觀了吧。

  談起消費觀,首先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各國公民不一樣的態度:在歐洲,75%以上的奢侈品消費者認為産品設計師的作品決定奢侈品價值,並不因為品牌本身的影響力而作為購買理由;在美國,大多數人都是自我型消費意識,70%以上的美國奢侈品消費者是為自己喜歡的款式而購買,不會將奢侈品作為炫耀或者為了擁有而重復購買;在日本這個高節奏國家,很多人是買奢侈品買慰勞自己,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價值。然而在我國,奢侈品似乎就是金錢地位的代名詞,大多數人買奢侈品也只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他的價值,以相互攀比奢侈品來證明自己的財富能力和社會地位。

  對於一些有經濟能力且追求時尚、品牌消費的人群,購買奢侈品是他們的權利,然而一隻幾萬塊的包對於一般白領乃至普通百姓真的那麼不可或缺嗎?省吃儉用幾個月僅為了買一隻不能吃甚至不捨得用的包真的值得嗎?當然不值得,然而人們還是不斷爭相購買,原因就是他們需要用這些價格不菲的奢侈品粉飾自己的面子工程,就如採訪中的某時尚雜誌編輯王小姐所説:“由於身處時尚圈,平常要出席一些活動,必須有幾套拿得出手的‘行頭’。在這個圈子裏就是這樣的風氣,很虛榮,我也覺得不值,但沒有辦法啊,不得不買。”由此可見,攀比、從眾這類畸形的消費觀,無疑是促成奢侈品在華肆虐的首要因素。

  再者,在國人的消費觀裏,似乎還存在著這樣的想法:外國人的東西總是好的。特別在如今媒體頻頻爆出國內食品安全、家居用品安全等問題後,國人更將目光和信心投向進口産品。一方面,崇洋媚外的消費觀致使國人偏愛國外産品,另一方面,因為關稅和成本問題,國外産品總比本土商品價格高,因此國人又進而衍生出“越貴越好”的畸形消費觀。正因為如此,奢侈品才抓住了契機,大肆在華謀取暴利。世界奢侈品協會發佈的“中國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報告”顯示:奢侈品牌對中國消費者給予和歐洲等地區雙重標準的服務,歐洲奢侈品牌針對消費者的投訴,大多都會及時解決,而對中國消費者卻不是如此。由此可見,正是國人“崇洋媚外”畸形的消費觀才助長了奢侈品在華大行其道的格局。

  (來源:紅網)

熱詞:

  • 饕餮盛宴
  • 奢侈品消費
  • 新京報
  • 奢侈品牌
  • 微博
  • 時尚圈
  • 雙重標準
  • 派出所
  • 進口産品
  • 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