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評論:如何早日走出 “垃圾圍城”的困境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30日 11: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地圖上把城市周邊的垃圾場連起來,人們會發現城市已經陷入垃圾的“包圍圈”。

  日前有關部門正式批復的《“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披露,截至2010年底,全國設市城市和縣城生活垃圾年清運量2.21億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僅63.5%。這也意味著目前我國的垃圾處理能力,遠遠跟不上垃圾的産生速度,難以滿足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這是12年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首席專家拉斯基的著名論斷。由於城鎮化快速發展,生活垃圾激增,垃圾處理能力相對不足,我國的許多城市正面臨“垃圾圍城”的困境。

  從群眾生活來看,垃圾處理是城鎮管理和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關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不合理的垃圾焚燒,會帶來二惡英污染,影響城鎮居民的健康;不科學的垃圾填埋,其滲濾液會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巨大污染,帶來飲水安全等環境問題的隱患……當前,我國部分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水平和運行質量不高,配套設施不齊全,存在污染隱患,不僅影響城鎮環境,更有可能影響社會穩定。

  從城市發展來看,“垃圾圍城”嚴重影響到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調查表明,許多城市的垃圾産量年均遞增值達7%以上,幾乎與GDP增速同步。一些城市因為沒能處理好生活垃圾與城市發展之間的矛盾,城市開發用地受限,發展格局難以拓展。

  規劃提出,到2015年,全國形成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87.1萬噸/日,基本形成與生活垃圾産生量相匹配的無害化處理能力規模。各地在加快新一輪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的同時,同樣需要重視既有存量垃圾的治理,包括非正規生活垃圾堆放點的治理。減少增量、消化存量,才能真正打破城市發展受限于垃圾“圍困”的格局。

  從資源的再利用來看,只有對垃圾進行合理的分類利用,建立一體化分類體系,配套完善的運輸和處理系統,根據垃圾種類設置相應的收轉運處理系統,垃圾才有可能真正成為資源。不然,清運、處理“一鍋端”,城市小區設立再多的分類垃圾箱也是枉然。

  當前,亟須把可回收物納入再生資源回收渠道,穩步推進廢舊含汞熒光燈、廢溫度計等有害垃圾單獨收運和處理;重點推進家庭垃圾乾濕分類,鼓勵居民將廚余垃圾與其他垃圾分別放置並單獨投放,逐步建立廚余垃圾收運系統,有條件的地方,實現廚余垃圾單獨收集和循環利用。

  可以説,不管從資源利用、改善民生還是轉變發展方式的角度,都應解決好“垃圾圍城”的問題。應及時把握國家高度重視、資金投入力度加大、激勵約束機制日益完善、裝備支撐顯著增強、節能環保産業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精心組織、科學謀劃,加快推進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不斷提高設施運營水平,讓城市早日走出“垃圾圍城”的困境。

  鮑曉倩

熱詞:

  • 垃圾焚燒
  • 垃圾填埋
  • 生活垃圾
  • 垃圾進行
  • 垃圾圍城
  • 滲濾液
  • 無害化處理
  • 垃圾處理
  • 圍困
  • 廚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