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高粱秸稈扎刻”從河北農村走向世界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30日 10: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石家莊5月30日電(記者任麗穎)和他的先輩們一樣,如今61歲的河北永清縣農民徐艷豐已經把手藝傳給了自己的一兒一女,但客廳角落裏擺放的一個近一米高的倣古燈籠,依然向來客們展示著高粱稈扎刻藝術的高超。

  燈籠唯一的原料──高粱稈最大直徑不超過8毫米,最小1至2毫米,通體上下不用半點膠水全部採用鉚合技術,結構又穩又緊,這是老人13歲時的作品,至今他還保留著。

  “祖上13代都是木匠,自誇地説‘心靈手巧’四個字我還擔得上。現在家裏有10畝地,7畝都用來種高粱,為的就是秋後收高粱稈做扎刻。”徐艷豐説。

  高粱是中國農村的主要農作物,可以蒸飯、煮粥、磨面和釀酒。農民們在秋季收穫種子,剩下的高粱稈則進行焚燒。但徐艷豐卻利用這些廢料做出了藝術品,還遠銷海外。

  走進徐老漢家的客廳,裏面儼然一個中國古代著名建築微型展覽室,故宮角樓、天安門城樓、滕王閣、黃鶴樓等,老人説,這些古代建築他只要能夠到現場看上幾眼,就能用高粱稈扎刻出來。

  “第一次製作燈籠成功以後,1966年時我決定嘗試高難度的建築。從長輩那裏得到一張天安門的照片,視若珍寶。根據它,我想象著天安門的內部結構,1967年17歲時終於完工。”徐艷豐説。

  這個60年代做好的“天安門”在1982年被日本長野縣作為中日文化交流的藝術品收藏。從那時起,“高粱秸稈扎刻”走出了國門,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委內瑞拉等國家的客人慕名找到徐老漢要求定做。

  2009年,徐艷豐被評為“高粱秸稈扎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代表及成人。其作品被多國駐華大使館、中國美術館、北京民俗博物館等地收藏。

  老人的女兒徐晶晶介紹,高粱稈扎刻不是簡單的手藝,必須具備幾何、建築學上的“天分”。看一個建築物,不需要圖紙,憑藉想象力就能用秸稈做出一模一樣的微型建築來。

  為了做扎刻,徐艷豐把地裏、家裏的活兒全部都交給了老伴兒,他的父親在世時曾經因為他“不務正業”,一怒之下把他辛苦做出來的一些作品都踹爛了。還有不少人慕名過來和他學手藝,但是由於耐不住寂寞半途而廢,只有女兒和兒子在他的要求下,學會了這項手藝。

  沒有其他經濟來源,老漢一家人目前靠賣扎刻藝術品生活。徐艷豐多年前得了尿毒症,曾不得不割愛賣掉了兩個精美的微型古建築來做手術。由於長期吃藥導致手抖,徐老漢如今已經成了指導,但他還願意琢磨新的建築做法。

  “我想在有生之年搞一個扎刻藝術館,誰來永清都可以看看,這是咱們中國老手藝的魅力。或者我想召集一些身患殘疾的小孩兒,讓他們從小就跟著我學,這樣以後就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畢竟這是咱們的文化遺産啊。”徐艷豐説。

熱詞:

  • 秸稈
  • 天安門
  • 高粱秸稈扎刻
  • 天分
  • 河北農村
  • 徐老漢
  • 作品
  • 燈籠
  • 黃鶴樓
  • 北京民俗
  • 搜索更多秸稈 天安門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