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無圍墻工廠”成中國農村女性就業大舞臺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8日 0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太原5月28日電(記者梁賽玉、王學濤)在家裏看孩子、做飯、種地的張淑麗終於有了自己的事業,因為3年前她加入了當地的俏春姑手工藝製作協會,一下子由“家庭主婦”成為“女手工藝家”。

  今年30歲的張淑麗是山西省南部山區古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如今,她是近年來中國涌現的靠“無圍墻工廠”致富的新型女農民之一。

  “家裏40多畝玉米一年收入才3萬元,剛剛解決了溫飽。”張淑麗説,2009年她和30多名婦女聯合成立了俏春姑手工藝製作協會,照顧家庭之餘,做十字繡和手工織布,一年能掙4萬元左右。

  俏春姑手工藝製作協會坐落于古縣岳陽鎮張家溝村,展示區裏十字繡成品、錦織手織布、布老虎、不壓耳枕、土布魚、土布鞋、繡花鞋墊等手工布藝品都是繡娘們的勞動成果。

  “每天接送兒子上下學,給孩子做飯,剩餘的時間就織織布、繡繡花,做好後交給協會統一銷售。等到農忙時節,就會重返田地。”張淑麗一邊樂呵呵地總結自己的生活,一邊不誤手中的活計,梭子在五彩棉線間靈活穿梭,織布機發出有節奏的聲響。

  張淑麗的手工藝製作協會是在當地婦聯幫助下,依託“無圍墻工廠”站點,組織婦女從事編織、手工藝品製作、服裝加工等分散在家庭內的生産活動,通過統一回收産品、統一銷售,幫助農村或城鎮失業婦女增加家庭收入的致富形式。

  早在2006年,全國婦聯就探索出幫助農村婦女轉移就業的“八種模式”。其中,通過轉移就業空間,建立婦女手工製品商會、編織協會等組織,幫助農村婦女“家庭生産兩不誤”的“無圍墻工廠”就業模式在全國各地得到了迅速發展。

  在這個小山區,手工藝製作協會不僅吸引了像張淑麗一樣的農村婦女,還吸引了不少大學生的加盟。

  “畢業後不好找工作,我就回到了老家,在協會裏做十字繡圖案設計。”今年23歲的張盼邊繡著手頭的“八方聚財”邊説,她在大學裏是學電腦設計的,後來就熱愛上了十字繡,每繡完一幅就特有成就感。

  張盼説,她來到俏春姑手工藝製作協會已經有一年多,一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除了能用上自己的專業設計小圖案外,還能偶爾繡繡花,工作很愉快。

  目前,在“俏春姑”協會的帶動下,婦聯舉辦了各類技術培訓班,“春媳婦”土布鞋協會、紅梅布藝協會、“巧姑娘”手工編織協會等各類以婦女為主體的手工藝社會團體迅速成長,産品銷往北京、上海、日本、韓國等地及旅遊景點,帶動全縣5000多名婦女就業,人均年增收6500多元。

  古縣婦聯主席許麗説,每一款都是精品,從不漏針兒,這是山區協會能在大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原因。她舉例説,一幅長達24米的《清明上河圖》,拍出了12.8萬元的價格。繡娘在取得較高手工費的同時,更有一種心理上的成就感,不用整天圍著鍋臺轉了,農村婦女也能拿出自己的藝術品。

  但許麗也認為,目前農村女性創業的困難是缺少能獨當一面的女企業家,農村婦女由於受生活環境、文化水平等因素影響,還暫時離不開婦聯的幫助。

熱詞:

  • 農村女性
  • 農村婦女
  • 手工藝製作
  • 無圍墻工廠
  • 清明上河圖
  • 家庭主婦
  • 古縣
  • 十字繡
  • 布老虎
  •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