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黃敬臨的“姑姑筵”不吃不足以説美食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7日 04: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成都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訊 (記者 蒲蘭) 川菜如今紅遍天下,然而,百年之前,川菜還只是偏安於巴蜀崇山峻嶺、市井小巷中的地方風味,與底蘊深厚、堂正大氣的魯菜,與秀雅玲瓏、文氣盎然的淮揚菜相比,川菜的確還只是中華飲食家族裏的小家碧玉。這一切直到一位海納百川的大師出現。他就是川菜一代宗師黃敬臨。

  昨日,成都故事推出了“川菜文化”系列故事會,省美食家協會顧問、作家石光華先生登上市文化館故事講壇,講述了川菜大宗師黃敬臨的故事。

  川菜的第一次轉折是在清末民初,當時出現了一位藍光鑒先生,他融南合北、推陳出新,首先讓川菜在中國飲食大宴上有重要的一席。其後,上天又給川菜賜予了一個曠古絕今的奇才他就是現代川菜史上有仙品之譽的大宗師:黃敬臨。

  昨日的故事會上,石光華先生主要講述的就是黃敬臨的故事。他説,黃敬臨是華陽人。出身廚藝世家名門。祖父為子聘媳,必要其精於烹飪。黃敬臨的母親陳氏,因為僅鹹菜就能制300余種,於是得進黃家。黃敬臨身兼黃陳兩家烹藝精髓。

  青年時代的黃敬臨,曾經宦遊北京,在清廷光祿寺供職。其間,他為皇家創制了多款獨有精緻的菜品,其中的“漳茶鴨”茶香奇異,深得慈禧喜愛,欽定為宮廷禦菜,每每招待外國使節,必點這款菜品。這可能是川菜的第一個宮廷禦菜,至今仍然是川菜的名品。遺憾的是,現在都誤寫為“樟茶鴨”,讓人以為是樟樹葉子熏制。其實,黃敬臨採用的是福建漳州的嫩茶葉,才有這番美食。

  黃敬臨57歲時,為了一家老小的生計決定開店賣菜,“在伙食中找伙食”。1930年初,在老成都西門包家巷的一個小院子裏,中國川菜史上、也是中國飲食史上,永遠值得記住並永遠值得激動的“姑姑筵”開門營業了。

  黃敬臨的“姑姑筵”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牛的小館子。它不賣零餐,只做包席。開業之時,黃敬臨就定下五大規矩:1、所有來吃飯的客人,必須稱呼他為黃先生或者黃老太爺。凡是敢叫黃老闆或者黃師傅的,免吃。2、每天只做四桌,必須5天前預訂。3、預訂時只説一桌多少大洋的規格,不能點菜。所有菜品,由黃老太爺決定安排。4、訂席時,必須交足菜金。並且,必須開列被請人名單,註明年齡、籍貫、身份、性別。5、主桌上,必須給黃敬臨留一個座位,他是否到席,由他自己決定。

  開業不久,別説提前5天,常常是提前15天,也難以訂到桌席。成都凡是有臉面的人,都以在“姑姑筵”請客或者被請為榮。不吃“姑姑筵”,不足以説美食。

  黃老先生的菜,很少有靠原料珍稀名貴取勝的菜肴,大多是極普通、極常見的食材,但是,一經他匪夷所思的創意和高超的烹飪技藝,平凡的見出絕妙,腐朽的化為神奇。而黃敬臨的許多名菜,如今已是絕響。例如當年傾倒眾生的“青筒魚”,現在已無人敢做。

熱詞:

  • 黃敬臨
  • 姑姑筵
  • 菜品
  • 樟茶鴨
  • 老太爺
  • 清末民初
  • 名菜
  • 人名單
  • 烹飪技藝
  • 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