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特寫:福建一所高校的“國醫振興計劃”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6日 20: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福州5月26日電(記者 孟昭麗)如果不是大廳患者取藥的叫號聲響起,林瑞英甚至還沒有反應過來,自己已經來到了一家醫院。

  與中國大多公立醫院設計以純白色為基調不同的是,這家名為“國醫堂”的醫院大門、門診大廳和走廊的設計均為黑紅色木制為主,精美的各式雕花、懸空的大紅燈籠,傳統古樸而不失溫馨。

  “有點穿越時空的幻覺,以為自己來到了清代的大中藥鋪裏。”林瑞英説。

  林國勉來醫院,是為了調理自己“胃脹”的毛病。她認為,“西醫可以快速緩解病痛,卻有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中醫重全身的調理,所以我更多時候還是選擇看中醫。”

  林國勉更看重的是“國醫堂”處處別出心裁的“便民”小設計。“醫院有預約掛號,看病等藥已經是現代化的管理,少去了很多排隊等候的時間。醫院還推出了煎藥服務等,讓中醫飲用起來也方便了許多。”

  記者來到國醫堂,門口一幅大對聯“國醫國藥再傳五千年,仁心仁術貫通天地氣”便映入眼簾。醫院的整體裝修均為南派建築風格,倣木門、青磚柱子,暗紅的地磚,大紅燈籠高懸,每個窗口都配有獨特的花格設計,收費處更是木制的開放式櫃臺。僅僅是一些簡單細微的裝飾,卻讓醫院更有一種“家”的感覺。

  在每個診室裏,診臺均設計為“L”型,一名老中醫帶著一名徒弟一起行醫,診斷手法都是傳統中醫的“望、聞、問、切”,開的藥物也均是傳統的中藥。而患者,總是絡繹不絕。

  國醫堂是福建中醫藥大學所辦的一所非營利性的醫院,于1987年成立。和大多數以“中醫”命名的醫院一樣,曾經的國醫堂為了生存,也推出了“中醫為主西醫為輔”的經營模式,但和以西醫為主的醫院相比,經營效果明顯不佳。

  2011年,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於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中進一步發揮中醫藥作用的意見》,提出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同時,國家將“挖掘民間醫藥,用好民間中醫”提至政策層面,民間中醫藥煥發活力。

  同年,福建中醫藥大學應時推出“國醫振興計劃”,提出將“國醫堂”在確保非營利性不變的前提下,引入公司化的運作理念,將醫院打造成福建省首家“純中醫”醫院,並真正成為融臨床、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基地。

  計劃實施後,醫院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中式風格的裝修以及現代化、人性化的醫院就診流程的設計。

  “國醫振興”更重要的還是中醫人才。國醫堂院長王晅説,“如今,國醫堂的規模在重新裝修中得以擴大,科室從過去的二十三個,變成了現在的近百個,一個專家一個房間,方便老百姓就醫的同時也便於培養更多更好的接班人。”

  “令人欣喜的是,以前流失的一些老中醫開始陸續回到醫院。” 王晅説。

  目前,福建中醫藥大學的“國醫振興計劃”已初步見效,2011年醫院門診人數為每天600多人,今年已經達到了1000余人,國醫堂的“純中醫”特色越來越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熱詞:

  • 國醫堂
  • 振興計劃
  • 中醫
  • 高校
  • 西醫
  • 中醫藥大學
  • 患者
  • 裝修
  • 民間中醫
  • 雕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