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錢江晚報:環球遊雖好,“放下一切”難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6日 06: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放下一切,環遊世界”。昨天的《錢江晚報》A13版上,有這麼一個標題。報道説,有12個年輕人,賣房、賣車籌了800多萬元,買了兩輛房車,開始環球旅行。5月19日,他們從北京出發,22日到長沙;估計現在已經從廣西進入越南了。他們計劃經南亞、西亞、北非到歐洲、美洲等,用600多天走完60多個國家,足跡涉及200多個城市,全程12萬公里。

  “環遊世界”,夢是美麗的,“放下一切”,是困難的。很多人都做過流浪夢,週游世界夢,但是,夢想成真的人不多。很多有條件、有經濟能力的人,沒有把夢想變成現實,一個直接原因就是,有很多東西,難以“放下”:一份薪金優厚的工作,一個不算太低的職位……等等,越是小日子過得滋潤的,越是不容易“放下”。這次環球遊的發起人陳翰賓,中國傳媒大學畢業,有房有車有公司,是典型的“成功人士”。為了這次旅行,他和妻子賣掉了所有家産,花了80多萬元人民幣在美國買了這兩輛房車。“有房有車”已經超越了作為生活必需品的物質意義,作為成功人士的標誌,是主流社會的準入證。陳翰賓夫婦可謂是志同道合:背離“主流”,甘當另類,按自己的想法,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在那些習慣於按照“主流價值觀”生活的人們眼裏,這是不可思議的。

  旅行(不是“旅遊”)的最大魅力,在於“未知”,你不知道會碰上什麼人,發生什麼事,不知道旅途中的一切會給你什麼感受、感悟,一切充滿了懸念與期待;山水風光真還在其次。因為“紙上得來終覺淺”,所以“讀萬卷書”之外,還要“行萬里路”,古人深諳“行路”對於人生的重要。但是,重視“行路”,在整個傳統文化中不是主流,是弱勢的。因為沒有一個封建統治者希望自己的臣民有獨立的思想和意志,不能允許你“按自己的想法,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行路難,難在無法擺脫種種身上的牽絆,難在無法行得自如、行得瀟灑,科舉制度安排、資源壟斷和教化手段等,形成了一個金字塔形的、以封建宗法為紐帶的熟人社會,讓“天下英雄盡入我彀中”,獨立於這個體制之外就無法生存。即使到了今天,熟人社會的痕跡依然明顯,升學、就業、看病、打官司直到交通違章都要找熟人,熟人圈子成為社交半徑;而“環遊世界”,就意味著你離開了熟人圈子,意味著遇到事情就沒有人幫你擺平,一切都要靠自己,意味著沒有安全感。這是比有房有車更難“放下”的。安土重遷的傳統,裙帶關係的傳統,到了一個陌生地方先找老鄉的傳統,就是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中生長出來的。這種傳統下,人生是否成功的標準,是看你掌握了多少社會資源,而不是心靈有多自由,生命體驗有多豐富。這也是觀光客多而旅行家少的原因。

  本來,開放社會帶來了觀念的多元,人性的解放,但是,在商業文化,尤其是娛樂文化的膨脹與裹挾下,人的目光被眩目的廣告所引導,潛移默化中接受了人的價值與商品(資本)價值的等同,個性追求再一次被收編、貶值,人性變得扁平化、單一化。陳翰賓至少表示了一種姿態:與商業文明保持適當的距離。

熱詞:

  • 錢江晚報
  • 環遊世界
  • 主流
  • 成功人士
  • 放下
  • 環球旅行
  • 放下一切
  • 旅遊
  • 行路
  • 讀萬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