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最美抗癌女孩被疑炒作源於道德想象的迷失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4日 1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江蘇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白血病患者魯若晴因在微博上直播自己與病魔抗爭的經過而被稱作“最美抗癌女孩”,在過作業本、范瑋琪等明星在微博上對其關注後,魯若晴更是得到越來越多的祝福。然而,昨天卻有報道稱,魯若晴的故事可能是炒作,這引發了網友及幾個微博大戶的罵戰。協和醫院醫生於瑛就此表示,魯若晴確有其人,患有急性髓係白血病,年初曾在北京協和醫院治療。(據5月23日《現代快報》)

  網絡上經常見“最美”、“最年輕”、“最牛”這等字眼,無數次的結果的也證明,炒作嫌疑大於事實力度,騙取網民的那點僅存的信任,賺足了個人名氣,此等字眼已經麻痹了網民的神經,引起了網民的厭惡。但一個美麗癌症女孩走來的時候,一個最後用生命尊嚴在網上直播自己與病魔抗爭的經過時,卻也引發人們的質疑,這不僅讓人們反思,原來在任何事件面前,人們習慣於質疑與譴責,而不是同情與憐憫,。無數次的網絡炒作欺騙,已經扭曲了人們的道德想象,道德想象已經迷失了方向。

  《人民日報》曾發過一篇文章《我們需要怎樣的“道德想象”》,文中指出:老人倒下扶還是不扶,孩子被撞救還是不救,門前積雪掃還是不掃,路有拾遺交還是不交?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原本無需思考的問題,竟成為許多人現實的“兩難選擇”?“帶著攝像頭做好事”,“行善有風險,出手需謹慎”成為現實生活中的無奈選擇和現實考量。就此事件而言,一個美麗女孩即將走向生命的邊緣,得到不只是同情,而是質疑是否真實。這説明了一個問題,道德想象扭曲為自我保護式的袖手旁觀,道德想象扭曲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回避態度。如果每個人都奉行這種態度,那社會的道德力量由誰去支撐。

  “小悅悅事件”已經過去,筆者認為最大震撼不是18人的冷漠,而是這個事件呼喚起了每個人對當今的“世風日下”道德焦慮。最美抗癌女孩事件同樣也給予我們這樣的反思,當一個人尋求別人同情與幫助之時,得到的卻是炒作的嫌疑。我們是否也可以“反求諸己”,自己遇到困難是別人是否也在“隔岸觀火”,是否還有人在“挺身而出”。

  是的,我們不能靠“道德想象”去生活,但現實卻給“道德想象”上了生動一課。我們是否每個人都應該去反思,在幫助別人之前,是否把對方假定為“壞人”,抑或在接受別人幫助之前,先把對方假定為“壞人”。

  (來源:中國江蘇網)

熱詞:

  • 女孩
  • 抗癌
  • 急性髓係白血病
  • 壞人
  • 道德想象
  • 現代快報
  • 人民日報
  • 最牛
  • 道德力量
  • 協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