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文藝要擔負起建設文化名省的使命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4日 07: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青海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時光倒流70年,那是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一批又一批的文藝青年,團結在中國共産黨倡導建立的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尋求著一個偉大民族抵抗外辱、實現復興的艱辛之路。

  1942年5月2日至23日,毛澤東同志親自主持召開了延安文藝座談會。在這次會議上,他先後兩次發表講話,明確提出了文藝工作的根本問題──文藝為什麼人服務;指出了文藝工作者和一切革命知識分子如何改造自己,和工農兵群眾相結合,為工農兵群眾服務的正確道路。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後,一種新生的文化理念由延安出發,以文學、歌曲、戲劇等文化形態承載起革命的鬥志,形成強大而不可逆轉的政治精神力量。

  70年彈指一揮間。70年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始終指引著廣大文藝工作者與時代同呼吸,與人民共命運的創作軌跡。

  《講話》發表的70年,是黨的文藝隊伍不斷壯大的70年,也是青海文藝事業不斷繁榮發展的70年。

  70年來,我省文藝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難,熱情謳歌繁榮富強與民族團結進步,真情描繪各族群眾在黨領導下創造幸福生活的精神風貌,用優秀的文藝作品,為推動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他們中間,涌現出了一大批可親可敬、可歌可泣的先進人物。我省召開的有突出貢獻老藝術家的表彰大會,就是一次弘揚社會主義文藝優良傳統,推動青海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大會。

  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奮進的號角。一個民族只有擁有了振奮的精神、高尚的品格和堅定的意志,才能凝聚力量、成就偉業,才能真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011年11月22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文聯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中華文化繁榮興盛。”

  青海是文化發展的後發之地,但青海有著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和文化稟賦。

  2012年3月,省委書記強衛在《求是》雜誌發表文章指出:“文化是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是綜合實力的有力支撐。青海文化資源豐富,地域特色鮮明,發展文化的基礎良好。只有掌握了文化的發展方向和趨勢,才能順應時代潮流歷史大勢。”

  省十一次黨代會以來,青海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契機,以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為基礎,大力發展文化事業,探索出一條欠發達地區文化建設特色發展之路。

  如今,文化對我省社會各項事業的促進作用越來越顯著,建立文化名省成為了我們不容錯過的歷史性機遇。偉大的時代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對如火如荼的生活,面對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的宏偉事業,我們該如何創作出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的文藝作品。歷史的經驗已對此作出了回答:文藝作品唯有進一步貼近人民群眾,貼近現實生活,反映青海各民族和諧共處、團結進步的新局面,才有可能為老百姓喜聞樂見。廣大文藝工作者唯有不斷提高文化自覺,著力增強文化自信,奮力實現文化自強,高度弘揚自信開放創新的青海意識、“人一之,我十之”的實幹精神、“大愛同心、堅韌不拔、挑戰極限、感恩奮進”的玉樹抗震救災精神和“五個特別”的青藏高原精神,才能擔負起建設文化名省的神聖使命,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的作品。這是文藝工作者的神聖使命。 (作者:李皓 姚蘭) 

熱詞:

  • 文藝作品
  • 文化自覺
  • 文藝青年
  • 文化體制改革
  • 文化建設
  • 講話
  • 文化形態
  • 文化資源
  • 文藝工作者
  • 文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