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重走紅軍路 向先烈致敬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3日 09: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西安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昨日下午,參加“紅星璀璨2012全國媒體紅色之旅”大型採訪活動的總編、記者們,踏上了一片至今仍令人熱血沸騰的土地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攀登了薛家寨舊址。大家在此緬懷先烈,了解這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

  照金是西北革命根據地的搖籃

  下午3時許,車輛行駛在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上,沿途景色優美,群山綠染,空氣中充滿了山裏特有的清新。車輛剛駛入照金鎮,就看到正中間一個高大威嚴的倣古牌樓,巨大的紅色大理石上鐫刻著“陜甘邊照進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筆法雄渾蒼勁,字裏透著英勇氣概。

  “自古,照金就是一個軍事鬥爭比較激烈的地方,無數革命先烈在此度過了艱苦歲月。”照金紀念館的解説員介紹,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中國革命處於低潮時期,以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李妙齋等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依託照金群山起伏、溝壑交錯的有利地形,廣泛開展遊擊戰爭,進而創建了陜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使照金成為在大革命失敗後中國西北燃燒的一把革命火炬,照金根據地也因此成為了我黨在西北地區建立的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

  “一雙草鞋,一桿步槍,無不述説著一段令人感慨不已的革命史實,照金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鬥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採訪團中一名記者感嘆,照金根據地的創立,為後來的陜北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為西北根據地的發展壯大積累了寶貴經驗,為中國革命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它是西北革命根據地的搖籃。

  攀登薛家寨 重走紅軍路

  薛家寨革命舊址位於照金鎮田玉村繡房溝。這裡處於橋山山脈南端,海拔1604米,山上重巒疊嶂,密林如海,中心地帶壁立千仞,地勢分外險峻。

  薛家寨整座山走勢雄險,易守難攻。1933年,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率領陜甘邊黨、政、軍領導機關,遷駐薛家寨後,利用山上4個天然形成的岩洞,修築了紅軍支隊駐地,被服廠、紅軍醫院、軍械廠、陜甘特委駐地。在這裡發現了紅軍用過的麻辮手榴彈、槍支殘件、刀具、軍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中麻辮手榴彈是全國僅有的。

  為了深入體驗紅軍生活的艱苦,大家沿著當年紅軍在薛家寨革命戰鬥的足跡,重走紅軍路,攀登薛家寨,親身體會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堅強的革命鬥志。當採訪團成員走到紅軍洞時,不禁被眼前景象所震撼:一座天然偌大的洞穴在白石崖山中,並掩藏在兩座巨大的山峰之下,萬仞絕壁間,只能看到一線天,從溝口根本無法發現此洞。據了解,這個洞深約百米,寬約160米,洞頂高約60米,可容納萬人,是當年紅軍的糧庫和駐紮之處。

  “這次到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看到這個地區的條件很差,但是共産黨能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堅持鬥爭,最後發展壯大,這種堅定信念,頑強拼搏的精神值得後人去學習。”在陜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薛家寨舊址,《大連日報》記者于洪全説,在這片舊址上,無數英雄用生命和鮮血,開闢出一片紅色區域,“站在這塊聖潔的土地上,我們應向在這塊紅色土地上獻出生命的先烈們致敬。”

  本組稿件除署名外均由

  記者李媛 郭欣 劉曉雲采寫

  作者:們在照金攀登薛家寨舊址

熱詞:

  • 薛家寨
  • 紅軍路
  • 1933年
  • 陜甘
  • 舊址
  • 致敬
  • 大連日報
  • 中國革命
  • 老一輩無産階級
  • 劉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