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農家書屋何以書多了借閱的人卻少了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3日 06: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寧夏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農家書屋何以書多了借閱的人卻少了

  4月20日《寧夏日報》報道,寧夏著名殘疾女作家、永寧縣農民陸夢蝶用自家房屋開設的“田野書舍”,如今已經堅守著走過九個年頭。陸夢蝶説,2003年剛開辦的時候,書舍只有126本書。現在雜誌有1800多本,書籍有7000多冊,但“書多了,來借閱的人卻少了”。

  陸夢蝶的“田野書舍”,也就是農家書屋、鄉村圖書館。這幾年,農家書屋這個詞彙並不新鮮,很多地方都有建設。但像陸夢蝶這樣,一位殘疾人能在西北偏僻鄉村堅守九年,將“田野書舍”從百十本書發展到近萬本書刊,可以説是相當不容易的。毫無疑問,“田野書舍”能有今天的規模,與她個人的努力分不開,也與政府和社會的幫扶分不開。“田野書舍”的發展,能對農民的文化生活起到積極的作用。

  然而陸夢蝶反映的情況,“書多了,來借閱的人卻少了”,又值得深思。眾所週知,書籍只有被閱讀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如果沒人到“田野書舍”借書,藏書再多也沒價值,對書屋的經營也會成為無謂勞動。

  那麼,到“田野書舍”借書的人何以變少了呢?很顯然,絕非陸夢蝶不希望讀者來,將借書者拒之門外。在筆者看來,這一情況首先反映的重要現實是,現在農村居民對讀書興趣的降低。不久前,安徽省政協委員汪瀟溪、河南省政協委員張景林等都發出呼籲,警惕農村正在出現的新的“讀書無用論”。如果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繼續嚴峻、農家子弟上升通道繼續堵塞,農村的“讀書無用論”估計會更嚴重。

  當然也要看到,到“田野書舍”借書看的人少了,不都是大家不愛讀書的原因。陸夢蝶也説,現在周邊的農民大都出去打工掙錢,網絡也方便,識字有文化的農民也自己開始買書看。換句話説,想看書或獲取信息的農民,不一定都要到她的“田野書舍”來借書,城裏、網上、家裏都可以。這是個好的事情。

  不過,既然現在“農民大都出去打工掙錢,網絡也方便”,也從另一個角度提示我們,單純提供圖書報刊的農家書屋,已經不適應形勢的發展了。一方面,“田野書舍”這樣的農家書屋,需要給讀者提供電子讀物、上網條件等。另一方面,政府和社會給農家書屋捐書時,不能光注重書的數量,而應更多提供能吸引農村居民的讀物。並且,由於現在交通等條件的變化,至少一些地方“村村建書屋”的做法,從成本收益的角度看是不盡合理的,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更好地利用資源,發揮書籍和書屋的作用。

  在感慨于“一個人的圖書館”之餘,筆者專門查了陸夢蝶的情況。是書籍讓身患殘疾的她在人生最迷惘時找到未來的方向,這也是她擴大書捨得動力。她通過讀書獲得了剪紙技能,走上了創作之路,已經寫了四部作品。而她也説了書社的存在意義,是讓“村子裏愛讀書的人通過這裡的書走出農村,走向自己的人生舞臺”。那麼,讓農家書屋“書多了借閱的人卻少了”的尷尬不再,必須成為受高度關注的問題。

  北京市海淀區 李清

熱詞:

  • 田野書舍
  • 農民
  • 農家子弟
  • 借閱
  • 讀書無用論
  • 寧夏日報
  • 借書
  • 大學畢業生就業
  • 女作家
  • 農村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