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 於涵(左)接受採訪 本台記者 徐建娟(右)
中廣網北京5月11日消息 (本台記者徐建娟)日前,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于涵做客中國廣播網教育頻道,就清華大學的招生情況進行了交流。他表示,走到今天,高考的形式,制度,內容,已經不太適應現階段,特別是大學的找選人才,也不太適應於高等教育的發展,以及基礎教育的導向,需要拓寬選材通道。
於涵介紹,清華大學在高考和自主招生中提出“因材施招”,就是説各種各樣的人才我們都要認可。比如有些學生優勢體現在學科分數很高,我們尊重你;有的則是有學科專長,在單獨方面的潛質和天賦,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這也是一種優秀,我們也尊重;多才多藝的考生,體育競技方面優秀的學生,被專家認可,我們同樣尊重你;除了在知識方面,綜合素質高,經常參加公益活動,學生社團領軍人物,我們也尊重。包括今年,我們還招收飛行員,在這方面有志向,能滿足我們基本的身體、心理、文化要求的,我們也認可,同樣開闢了這方面的通道。
中國發展到了今天,我們對於一個高中生的評價不要僅以分數為準,這種評價已經對於選拔人才來説已經是過去時了,非常落後,所以,在大學的招選人才當中一定要破除它。那些初高中的校長和老師都在看著大學是怎樣選擇人才的,如果大學不尊重人才的多樣性,不做多元選才的話,它對基礎教育的導向是不好的。
大學選拔人才一定要考慮它對整個教育所承擔的責任,它是最廣大基礎教育階段的孩子們,乃至整個社會得脊梁,對未來的人才我們要對他們有足夠的尊重,提供足夠的條件,在招生方面,是我們看大學一個重要的窗口,一個重要的信號燈。所以要體現教育和選才責任的話,一定要“因材施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