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三種鳥類上海動物園裏養得多 繁殖難點已被攻克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2日 06: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方網5月22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道,今年4月,新聞晨報與上海動物園一起舉辦了主題為“自然之美生命的律動”的愛鳥周系列活動,邀請市民共同來拍攝出沒於上海動物園的各種美麗小鳥。活動的照片徵集階段現已結束,共收到市民拍攝的833張照片,上海動物園正組織專家進行評比。

  記者了解到,在上海動物園的鳥類中,斑嘴環企鵝、卷羽鵜鶘和東方白鸛是全國最大的人工飼養種群,因為動物園專家攻克了它們的繁殖難點。在市民提交的作品中,也有不少這三種鳥類的優雅姿態。

  企鵝曬太陽防黴菌病

  每到夏天,上海動物園企鵝集體曬太陽的場景總是吸引很多游客圍觀。“這些企鵝難道不怕熱?”總有游客發出這樣的疑問。動物園飼養科負責人徐鄭強介紹,它們也怕熱,如果氣溫達到35℃以上,它們也要進入空調房,“曬太陽是動物園發明的解決它們感染黴菌病的方法。”

  上海動物園目前總共飼養着40多只斑嘴環企鵝,每年可繁殖10多只。由於國內基本沒有如此大量繁殖這種企鵝的動物園或其他飼養單位,上海動物園成了唯一的“生産工廠”。

  卷羽鵜鶘生得有點多

  高溫天,上海動物園天鵝湖裏,各種鳥在水裏悠游,好不涼快,長着粉紅色或橘紅色下顎、張開嘴巴能兜住一籮筐小魚的卷羽鵜鶘就是其中一員。這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野外數量日益減少,可在上海動物園裏,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成功人工繁殖,如今每年至少能出生20多只鵜鶘寶寶。上海動物園也成為國內最大的鵜鶘“供應商”之一。

  東方白鸛子二代也能生

  許多游客去動物園游玩,都會以為那幾隻東方白鸛是假的,因為它們時常一動不動。其實,它們可是貨真價實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上海動物園是國內最早開始人工飼養東方白鸛的動物園之一,其連續多年能以較高繁殖率人工繁殖東方白鸛的技術還曾獲得過專業科技類獎項。

  “不僅是子一代東方白鸛能繁殖後代,子二代也能繁殖。”徐鄭強介紹,東方白鸛的繁殖難點之一在於,它們是腳比較長的鳥類,人工飼養環境又對其翅膀進行過修剪處理,因此雌雄鳥在交配時較難掌握平衡。

熱詞:

  • 上海動物園
  • 卷羽鵜鶘
  • 鳥類
  • 東方白鸛
  • 斑嘴環企鵝
  • 新聞晨報
  • 生産工廠
  • 供應商
  • 游客
  • 人工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