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學前可以有"壞孩子" 沒有不道德的孩子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1日 12: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教育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道德哲學認為,道德的行為不是産生於強制,而是産生於自覺。如果一種行為是不情願地産生的,那麼不管這種行為給別人帶來了多少益處,它仍然算不上道德行為。由此看來,如果能證明學前兒童的利他行為沒有自覺的目的,也就證明了學前兒童沒有道德。皮亞傑的兒童心理學為我們提供了這方面的證據。他認為,兒童的道德發展是從無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過程。所謂他律,就是兒童的是非標準取決於是否服從成人的命令或規定。所謂自律,是指兒童以自身具有的價值標準來評價行為的好壞。只有達到了“自律”這個水平,兒童才算有了真正的道德問題。而他律與自律的分水嶺大致是7歲,所以我們可以認為五六歲以前的孩子是不具有道德問題的。

  學前兒童的違規行為可以説是不好的,甚至可以説,做這種事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但我們並不能説他是“不道德的孩子”。為什麼呢?因為學前兒童並不真正了解某些規範的道德涵義,他的意圖性還很差。

  但這並不是説幼小兒童就遠離了道德。在這一時期,未來的自律性道德儘管還沒有在個體身上具體表現出來,但卻正悄悄地在幼小兒童那裏蓄積著力量。幼小兒童正悄悄地孕育著自律性道德的根,悄悄地準備著催發自律的嫩芽並使其破土而出,儘管幼小兒童自己並未意識到道德正在他那裏悄悄地生根。這個根是人類的道德本性,是生命進化的結果。這個根實際上就是孟子所謂的“四端”。孟子認為人性中有仁義禮智四端。也就是説,仁義禮智四種根本善,在人性中便具有潛能或潛在的形態,並不是本來沒有而由後天修煉的或強加的。

  生理器官有一個生長髮育的過程,道德也有一個生長髮育的過程(即道德發生發展的過程)。儘管皮亞傑、科爾伯格也認為自律的道德才真正具有道德意義,但他們又指出,自律道德本身有一個發生的過程,它在個體那裏是逐步發生發展的。幼小兒童雖然沒有成熟的道德(自律道德),但道德卻在他那裏發育、發展著。為了形成成熟的道德,那麼,我們就必須為它的前身提供發育發展的條件,實際上這便是幼小兒童道德教育的目的所在。

   (摘自《解放兒童》劉曉東著)

熱詞:

  • 科爾伯格
  • 四端
  • 壞孩子
  • 學前兒童
  • 好孩子
  • 解放兒童
  • 生長髮育
  • 皮亞傑
  • 禮智
  • 道德哲學
  • 搜索更多科爾伯格 四端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