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香港科大試圖復古 作曲演奏再度聯姻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0日 18: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唐若甫曾幾何時,作曲家都是技藝精湛的演奏家或指揮家,作曲家為自己,也為朋友寫作,重要作品的首演有親朋好友參與,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貝多芬彈自己的鋼琴協奏曲,指揮自己的交響曲,巴赫彈自己的管風琴作品,克萊斯勒、帕格尼尼以及李斯特獨奏自己的作品,馬勒及理查施特勞斯指揮自己作品的首演……而且在首演前,作曲家通常還會對新作多次試奏。這些做法至今仍保留在話劇甚至流行樂製作和演出過程中。但不幸的是,在古典音樂界,這一傳統從上世紀的下半葉便逐漸消失。如今一部新作只有幾小時的草草排練,大多作曲家不再演奏,演奏家也不再作曲。久而久之作曲與演奏兩者間形成一道鴻溝,接踵而至的便是相互間的溝通産生障礙。

  香港科技大學去年推出“創意間的親昵”活動,便是彌合這一鴻溝的最新嘗試,試圖將這一喪失許久的傳統復歸於古典音樂。很難用一個鮮明的概念來界定這一活動,因為它包括了音樂會、試奏、公開排練、預演、公開討論和電臺專題等。筆者有幸列席了今年的第二屆活動,自4月底到5月初駐紮於大學校園內,親身體驗了活動所帶來的親昵接觸——作曲家與演奏家、音樂與大眾、創作與媒體、學子與老師、前輩與新人以及同行之間的積極溝通和思考。從世界各地入選的青年作曲家們和演奏家們聚會一堂,公開討論並修改他們的室內樂作品。修改後的作品在香港大會堂劇院首演。

  這一活動由著名作曲家盛宗亮發起,其核心便是公開討論、排練和試奏,因為這是將神秘的古典音樂創作過程和作曲家的樂思和靈感來源毫無保留地展現給演奏家和大眾的寶貴機會,也讓演奏家和大眾的意見得以反饋在作品的修改之中。筆者參與了兩節公開討論和排練,第一節是美國格文美爾古典作曲大獎得主,著名作曲家Joan Tower,第二節是一位年輕的葡萄牙作曲家。一段試奏之後,在場的其他作曲家、演奏家和學子都會紛紛對作品提出自己看法,隨後作曲家則綜合反饋,作出一些修改,現場奏出不同的修改版本,讓大家選擇出自己最愛的版本,以供在首演中使用。

  然而作曲是一項個人化的創作。如此敞開心扉和虛心受教的做法,會否影響作曲家的獨立判斷?對此盛宗亮説:“作曲家一個人的智慧有限,通過公開排練和試奏,作曲家能夠集結到很多人的智慧。”筆者則認為,公開排練和試奏無論在字面意義還是引申意義上都旨在消弭鴻溝,而作曲家甘願作出的修改則是一種難得的姿態,大眾的參與與其説是智慧的疊加,不如説是長久蟄伏於藝術創作上的獨斷讓步於民主的延伸。作出姿態的作曲家和初嘗藝術創作自由的學子及演奏家很難在對話過程中碰撞出電光火花,但這些活動無疑為藝術生産和製作開拓一條新路,而在國內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産業”的當下則具有開宗明義的作用。

  除Joan Tower外,今年的活動還有美國格萊美大獎得主作曲家Mark O'Connor的加盟,以及大提琴家李垂誼、鋼琴家張昊辰、粵語流行樂明星王梓軒以及太平洋四重奏團等。

熱詞:

  • 作曲家
  • 香港大會堂
  • 香港科技大學
  • 科大
  • 復古
  • 演奏家
  • 排練
  • 作品
  • 文化創意産業
  • 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