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鄰里文明大家談]能做鄰居是福氣 心靠近了社區才溫暖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0日 16: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龍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華龍網5月20日15時訊(記者 楊濤) 俗話説,遠親不如近鄰。實際生活中,你感受到這份溫暖了嗎?今日上午,伴隨渝中區“幸福社區 鄰里如親”首屆“鄰居節”啟動,居民們走出家門,相互問候、相互幫扶,融入社區大家庭。在居民們看來,唯有多交流、多溝通,才能增強彼此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渝中區人民村社區居民趙燕:能做鄰居是幸運、緣分加福氣

  現在樓層越來越高,鄰里關係卻往往越來越疏遠。社區通過開展文體娛樂、樓長聯席會、鄰里懇談會等活動促進鄰里之間交流溝通,使陌生的人熟悉起來,冷漠的人熱情起來,沉默的人開朗起來。

  依託這個平臺,鄰居間建立起了相識相知、互敬互愛的和諧關係,這是建設和諧社會必須的基礎和前提。人們常説,遠親不如近鄰,我深有感觸。我想對我的鄰居説,你們是我最親最溫暖的朋友。今生能做好鄰居,是一種幸運、緣分加福氣!

  渝中區下羅家灣居民方金碧:鄰里互幫互助才有歸屬感

  過去,我所居住的小區房屋外立面破舊,缺乏休閒娛樂場地,大家相互之間也不大來往。去年實施社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以後,小區環境煥然一新,不僅新修建了休閒亭、花臺、綠化帶,還增添了健身器材、小區傳達室等設施,並實施了居民自治物管,由小區居民推選出代表,自行組建機構,每家每戶交納一定的費用進行管理。於是,水電氣費有專人收,環境衛生有專人做,治安問題有專人管。

  雖然我們社區是個老舊社區,但大夥卻感覺到如高檔小區般的服務,社區充滿了活力和生機。因為大家為共同的家操心、盡心,鄰里之間的交流溝通、互幫互助漸漸多了,大家的心靠得更近了,歸屬感和幸福感越來越強了。經我們大家商量,小區就取名為“聚心苑”。

  渝中區二府衙社區居民張成文:幫助農民工融入城市

  我是長壽區天臺鎮中莊村人,進城務工十五六年了,以賣盒飯為生。雖然我只是個進城務工人員,租住在二府衙社區,但社區工作者沒有把我們當農村人。他們利用下班時間到家裏講政策、聊家常,還組織我們參加市民學校舉辦的各類技能培訓、禮儀講座,有的還跟生活較為困難的家庭結為“窮親”,解決了一些實際困難,拉近了我們農民工和城市居民的距離。

  平時我也積極響應社區號召,加入到志願服務隊伍中,幫助那些困難群眾、孤老等。同時,我還參加了社區組織的龍之聲合唱團和社區説唱隊,自身素質也得到了提升。通過相互關愛幫助,我們很快融入到城市生活,成為真正的城裏人。

熱詞:

  • 鄰居節
  • 社區環境
  • 社區工作者
  • 福氣
  • 鄰里關係
  • 社區組織
  • 社區居民
  • 二府
  • 緣分
  • 小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