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院士把脈廣州生態水城及海珠生態城規劃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0日 13: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月17日~19日,廣州市水務局邀請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國內14名權威專家,為打造廣州生態水城以及建設先期示範區海珠生態城把脈切診、建言獻策。在昨日舉行的專家研討會上記者獲悉,備受關注的海珠生態城規劃已確定基本方案,預計6月底能成型。而有關專家表示,廣州生態水城建設要體現本土文化特色。

  海珠生態城規劃範圍53.8平方公里,包含琶洲地區、中軸線南段地區和萬畝果園、生物島幾個部分,面積佔海珠區的一半。據悉,海珠生態城規劃已於今年2月中旬正式啟動,目前已有3家設計單位完成了3個初步方案,計劃在6月底前完成方案整合確定最終成果。

  創有廣府特色水文化景觀

  海珠生態城是廣州建立生態水城的重要實驗區。專家建議,根據廣州市的水系特點及自然地理條件,生態水城和海珠生態水城生態示範區建設要注意四個方面:一是保障水安全,增強區域雨洪調蓄和排澇能力,自排強排並重,提高防澇標準。二是改善水生態,繼續推進污水處理廠和管網建設,提高污水處理率,加快推進雨污分流,實現水質根本性好轉。三是打造水景觀,要通過生態保護、空間發展、土地整備、文化引領、景觀營造、旅遊品牌、村莊改造和環境優化,突出傳承廣府文化,強化嶺南水鄉特色。四是提升水文化,珠江沿岸分佈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要將珠江和城區河涌沿線的歷史文化遺跡、傳統古村落的歷史人文資源加以挖掘,同時結合河涌整治、特色水鄉景觀建設,創造具有廣府特色水文化景觀。

  修水閘治河涌防“水浸街”

  此外,建設生態水城,“水浸街”問題也必須解決。根據水務部門制定的最新規劃,廣州未來新建項目、新建區域和成片重建改造的區域市政排水設施按重現期5年標準建設,特別重要地區(含立交橋)按重現期10年標準建設,其他地區按重現期2~3年標準建設。為此,要規劃新建水閘108座,重建水閘521座,加固達標142座,水閘總凈寬5255.5米。規劃新建泵站102座,重建泵站694座,加固48座。規劃整治河涌、截洪溝總長4445.7公里。

  但目前廣州市排水管渠中滿足重現期為1年的佔83%,重現期為2兩年的佔9%,還有部分重現期為0.5年,大部分排水管渠只能抵禦50毫米/小時的暴雨,已整治過的水浸街工程可抵禦58毫米/小時的暴雨。

  不過,在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潘偉斌看來,排澇問題不能單純從增加排水設施能力上解決,而是要從系統流域的角度來考慮,要從排澇變成防澇。

熱詞:

  • 生態城
  • 水城
  • 水浸街
  • 重現期
  • 規劃整治
  • 生態示範區
  • 生態保護
  • 水閘
  • 水文化
  • 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