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探訪中國葡萄酒之父張弼士故居“光祿第”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0日 03: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梅州5月19日電 題:探訪中國葡萄酒之父張弼士故居“光祿第”

  作者 楊草原 唐林珍 丘佳納

  愛國華僑、中國葡萄酒之父張弼士先生的故居“光祿第”,坐落在廣東大埔縣西河鎮黃堂鄉車龍村的山腳下。歷經近百年風雨,依舊氣勢恢宏、富麗堂皇。

  車龍村離大埔縣城約17公里,村莊依山傍水,古樸秀麗。村中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10多座,其中“光祿第”最引人注目,無論是建築面積還是建築工藝都首屈一指。

  “光祿第”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即公元1908年。建築面積4180平方米,屋內有18個廳,13個天井,99個房間。“這個房子足足花了5年時間才建造完成。”張弼士第五代孫張祥敏説,“建成後最多時能住100多人,場面可熱鬧了。”張祥敏現仍住在“光祿第”中。

  “光祿第”坐東向西,土木結構,是典型的“三堂四橫一圍”客家圍龍屋。其建築工藝精緻,繪雕並舉、雄渾嚴謹。隨著張祥敏踏進正門,抬頭便可見大門頂灰塑大字“光祿第”,這是李鴻章所書。走進屋內,發現裏面開設有張弼士館、官文化館、酒文化館等展廳,展陳著百年前貯藏在地窯的大酒桶、酒缸、酒罈、酒壺、酒杯等展品。

  “張弼士1841年出生,他的少年時光就在車龍村度過。16歲時,他渡海到印尼的雅加達,曾當過幫工,開過商行,採過錫礦,最後成為當時海外華僑中首屈一指的巨富。”張祥敏説。

  作為清朝著名的“紅頂商人”,張弼士亦商亦官,他先後任清廷駐檳榔嶼領事、新加坡總領事等職。張弼士更是著名的愛國僑領,為“客家八賢”之一。為振興祖國工業,他先後投資興辦粵漢鐵路、廣三鐵路等。1892年,他創辦了山東煙臺張裕釀酒公司。1898年,他集資在巴城、亞齊辦了兩家遠洋航運公司。

  張弼士艱苦創業、實業興邦的民族精神一直受到人們的敬仰。為進一步展示張弼士創業歷程,弘揚其愛國主義精神,當地官方近年斥鉅資修整其故居“光祿第”,並以“光祿第”為中心,整合周邊村莊、山坡、河流等田園自然風光,開發建設客家民俗文化村。

  客家民俗文化村正式建成對外開放後,吸引了許多海內外遊客前來參觀。“僅2011年,‘光祿第’就接待了海內外遊客近10萬人。”大埔縣旅遊局工作人員説。(完)

熱詞:

  • 張弼士
  • 光祿第
  • 故居
  • 紅頂商人
  • 民俗文化村
  • 遊客
  • 葡萄酒
  • 建築面積
  • 錫礦
  • 自然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