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周敏代表:創新離不開寬容的環境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9日 08: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文匯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我是做企業的,聽完兩小時的黨代會報告,腦子一直圍著‘創新驅動’打轉。”浦東新區張江園區歸國留學人員聯合會黨總支副書記周敏代表,16年前從美國回到上海,創辦了吉爾生化有限公司。

  吉爾生化如今是國內多肽藥物開發的領跑者,在全球共有5家生産基地、2個研發中心共1000多名員工;1998年,它只是周敏租在張江的188平米的辦公室。

  “從微型企業發展成為中型企業,每一次成長都意味著管理方式的一輪創新。”作為科技型企業的管理者,周敏一面緊密關注生物醫藥領域的科研動向,一面適時調整管理思路,以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從這個角度來説,創新是企業成長的內生需求。”

  張江素有“寬容失敗”的文化,對科技型企業來説,這幾乎是成長土壤中最重要的養分。“搞科研,十個中能成功一個就算萬幸了。我們自己也做研發,懂得‘寬容’對於創業者來説意味著什麼。”因此,周敏認為“寬容的環境”是激發企業創新主體活力的關鍵因子。

  周敏和浦東新區的歸國留學人員互動良多,相當了解“海歸”們的需求。“留學生對國內的創業環境非常敏感,公平、寬容的創新創業環境,是他們最在意的東西。”

  “政府不能幫企業做經營,但可以為企業營造外部環境。”十多年來,周敏切身感受到了上海創新創業環境的變遷,“當年辦一次手續走十來家機關門再正常不過了,現在卻講究‘一門式’。在公共服務方面,企業所處的環境越來越便利。”

  近年來,“創新”作為轉型發展的“引擎”一次次被提及,政府出臺了不少引導創新的公共政策。“政府在體制和機制方面動腦筋,是社會創新的一部分。但比之科技創新,人們對社會創新容忍度似乎更小。只要是創新,就會有失敗的幾率。”一直呼籲社會對企業創新保持寬容的周敏這次想説,“我們也要以同樣的心態面對社會創新。”

熱詞:

  • 周敏
  • 企業創新主體
  • 引擎
  • 創業環境
  • 關鍵因子
  • 企業成長
  • 藥物開發
  • 黨代會
  • 多肽
  • 科研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