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市政協“醫改方案實施情況”專題視察組赴閔行調研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8日 18: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我還從來沒看到過哪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將信息化技術如此成熟地運用在管理與服務中。”這是5月10日下午,市政協“本市醫改方案實施情況”專題視察組赴閔行區參觀古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時一位政協委員對該中心負責人説的一番話。

  當日,市政協副主席錢景林,市發改委副主任、市醫改辦主任沈曉初等政協委員及市級部門相關領導一行20余人就本市醫改方案實施情況來到閔行區進行專題調研,閔行區政協主席吳申耀,區政協副主席潘金平,區衛生局黨委書記、局長許速等陪同視察。

  視察組首先來到古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觀並了解了健康自檢室、自助掛號、取藥等一站式服務系統,以及家庭醫生服務管理平臺等依託信息化管理模式實現的現代社區衛生服務功能。之後又到閔行區中心醫院參觀門診、病房等部門的數字化建設項目。

  視察中,市醫改辦主任沈曉初對近年來我市醫改工作的總體成效及近期規劃作了介紹。區衛生局黨委書記、局長許速和區中心醫院院長鄭民華分別就我區近年來的醫改工作進展情況、區中心醫院貫徹醫改精神,提高服務能級作了彙報。

  據介紹,近年來,閔行區衛生局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撐,在全區範圍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147.23萬份,全面推進家庭醫生責任制工作,積極探索家庭醫生助理制度和家庭醫生外包服務制度,努力實現家庭醫生與居民間相對穩定的契約服務關係,建立了以市五醫院和區中心醫院等醫療中心為龍頭的2大醫療聯合體,通過覆蓋區域醫療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點和村衛生室的信息網絡體系,實現雙向醫療服務,使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的居民同時享受“小醫院”的便利和“大醫院”的質量。2008年以來,在全區共設立了12所社區居民自助健康小屋和1所兒童健康小屋,免費開展自助健康服務39.67萬人次,實現以醫生為主的“被動管理”向醫生居民互動的“主動管理”的模式轉變。在外來人口管理中,我區為破解“二元結構”積極探索,實現了基本醫療10元和20元套餐服務,為外來人口的健康提供必要保障。

  市政協副主席錢景林充分肯定了全市醫改工作的階段性成果,對閔行區衛生系統利用信息化手段在社區衛生服務、公共衛生管理、藥品管理、公立醫院改革等諸多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讚許。同時指出,現階段要看清醫改任務的重要性和艱巨性,要認清形勢明確要求,繼續深化服務改革;要堅持以人為本,一切從百姓利益出發,加強體制設計,統籌安排,深入研究實施有上海特色的人民群眾受歡迎的醫改政策方案。

  視察過程中,政協委員們與市級部門有關領導還就當前醫改面臨的形勢和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氣氛熱烈而務實。

熱詞:

  • 醫改
  • 市政協副主席
  • 專題調研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 家庭醫生
  • 實施情況
  • 二元結構
  • 視察
  • 自助
  • 閔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