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于小處著手 壽光公路局構築生態“綠網”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8日 12: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民網濰坊5月18日電 在山東壽光,條條幹線道路兩側多是綠樹成排,花團錦簇,但各種綠意略有差別,細辨能發現所植樹種也各有特色。據該市公路局養護科科長李希志介紹,路邊綠化的植物達百餘種,隨著今年綠化工程相繼啟動,轄區內的羊青路、大沂路等重要路段將煥然一新。

  在濰高路兩側主輔路的隔離帶內景色宜人,有的地段十來棵楊樹湊成小樹林,有的地段藍紫色的二月蘭開得歡……“這是我們開展的‘仿傚自然’生態綠化試驗。”李希志指著路邊介紹説,“以前植樹單純講究整齊,無論走哪條路都是一排‘綠色士兵’。”如今,道路兩旁的樹林一下子壯大了,不僅是數量多了,品種也變多了。

  據了解,該市最早公路兩邊種植的樹種比較單一,現在,苗木種類繁多,國槐、白蠟逐漸變成了路側常見樹種,原本在城市重點道路栽種的銀杏、法國梧桐等景觀樹種在重要節點也經常出現,加上現在種植的低矮灌木、各類花卉等,用於道路兩側的植物種類超過了100種。

  樹種的種類多了,但種植的時候並非隨意選擇。壽光公路局在每條道路綠化前都要做完整的規劃方案,工作人員會仔細研究道路周邊的土壤環境、氣候特點、地下水位高低等,因地選樹選苗。比如鹽鹼地段,苗木很難生産,這就需要採取壓鹼換土、整形造地等措施創造綠化條件,然後再栽植苗木。“在栽植的選擇則上,有些路段並非大面積普及一個樹種,主要是考慮到造價問題,以油松為例,一棵樹的育苗時間要長于其他樹種,而且造價是普通落葉喬木的四到五倍,但由於觀賞效果好,所以在道路的重要節點選擇用這款樹點睛,同時穿插種植一些連翹、丁香、碧桃等,這樣因路栽樹的做法,不僅可以保證植物的存活率,而且避免了千路一景的尷尬,從而構成錯落有致的生態綠網。”李希志説。(王現慶 成雲學)

熱詞:

  • 綠網
  • 樹種
  • 公路局
  • 生態綠化
  • 種植
  • 苗木
  • 栽植
  • 該市
  • 國槐
  • 法國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