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窮得只剩獎,不只是笑話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8日 10: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齊哈爾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新華網 50歲的杜偉新只能模糊地記起,全國性的獎項有130多個,加上其他雜牌獎,至少在200個以上。看到記者來採訪,他趕緊招呼丈母娘幫忙把各種獎盃、證書從床底下拖了出來。獎盃、證書上滿是灰塵。杜偉新有些心疼,用白襯衣的袖口擦了擦獎盃。17年省吃儉用,杜偉新花在各種獲獎證書上的錢有十多萬元,幾乎傾盡畢生積蓄。岳父説,如今女婿窮得只剩下各種獲獎證書了。

  看到這一段描述,我腦海中閃過一個人的形象——孔乙己。在魯迅的筆下,他總是念叨着“君子固窮”,“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報道中,老杜的獎項的確很多:世界教科文組織頒發的首屆世界民間文藝最高獎“和平鴿”金獎、世界華人交流協會“國際傑出專家”和“榮譽博士”稱號等等。

  孔乙己的“愚”和“執”一直是人們的笑料。可是今日葬花人笑癡,他日葬儂知是誰?在這個假獎假證、假學歷假論文滿天飛的時代,可能只有極少數人能保持清醒,超然物外。老杜的可笑之處只是在一朝被蛇咬之後不懂繞道走,以至於被蛇咬得遍體鱗傷。

  估計在很多同道中人看來,老杜的可笑之處還在於,沒有把這200個項由“無用”變“有用”,沒有變現為現實的生産力。前不久海南查獲的《中國教育研究雜誌》等學術期刊原來是非法刊物,夫妻團夥短短幾年靠收版面費盈利千萬。不知道有多少教授學者假汝之名獲得晉陞,成為“磚家”。再譬如,前不久教育部表示嚴查“論文博士”。《人民日報》批之為,“論文博士”淪為“論人博士”,折射出高校功利主義的抬頭和大學精神的迷失。如果個別官員可以一年攻下博士學位,那麼10多萬買200個獎並無可笑之處。更何況,老杜買獎只能自娛,而官員卻以“假證”來換取升遷資格,後者更為可惡。

  如果花錢買獎,僅僅是個笑話,那也不算可怕,可怕的是權獎勾結、錢獎勾結。這種雙簧戲會造就一個“負經濟體系”。世界傑出華商協會以頒獎發證為杠桿撬動了龐大的“合影經濟”,這讓盧美美風雲一時,也把中國慈善推上了風口浪尖。如果財富的獲取是通過剝削、搶佔、投機取巧……那些被剝削的、被搶佔的、沒能力投機取巧的人終有一天會去學習如何剝削,如何搶佔和投機取巧。長此以往,社會的走向健康嗎?正常嗎?

  真正的“中華脊梁(獎)”如果可以隨意買賣,這個民族何嘗不像被打斷腿的孔乙己一樣可悲又可嘆?

熱詞:

  • 假證
  • 獎盃
  • 孔乙己
  • 論文博士
  • 君子固窮
  • 人民日報
  • 和平鴿
  • 榮譽博士
  • 老杜
  • 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