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僑批檔案”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7日 09: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南方網訊 2012年5月14—16日,在泰國曼谷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委員會第5次全體大會上,中國廣東、福建兩省聯合申報的“僑批檔案”經過專家投票推薦,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這是繼2010年2月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後,“僑批檔案”申遺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自此,“僑批檔案”也成為廣東首個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項目。

  本次大會共審議了5個提名項目,其中2項來自中國,分別為“僑批檔案”(申報者:中國廣東省檔案局和福建省檔案局)和 “元代西藏檔案”(申報者:中國西藏自治區檔案局),二者均順利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至此,中國列入該名錄的項目增至5項,其他3項為《本草綱目》、《黃帝內經》和天主教澳門教區檔案文獻(16世紀至19世紀)。

  僑批是華僑華人通過民間渠道及後來的金融郵政機構寄給家鄉眷屬的書信和匯款的合稱,又稱“銀信”。它屬於民間文獻,常以家庭為單位連續書寫,內容除了家庭事務外,還廣泛涉及到僑居國和遷出地的經濟、政治、文化、交通、社會生活乃至軍事和國際關係等領域,記載翔實,信息豐富,可與官方典籍文獻互為印證,補其不足。

  僑批不僅真實記錄了19世紀中期以來中國國際移民向亞洲、美州、大洋州等地區的遷移歷程,還記錄了外來文化在中國華南鄉村的碰撞與融合,同時也反映了僑居國的歷史文化變遷。因此,它以其獨有的原始性、民間性、完整性和不可再生性特點,在近代國際移民文獻中具有突出的世界意義和遺産價值,是研究近代華僑史、家族史、經濟史、社會史、文化史、金融史、郵政史、海外交通史、國際關係史以及僑居國歷史文化的最原始而珍貴的檔案文獻。

  僑批主要來自東南亞地區和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少量來自澳大利亞、古巴、墨西哥等國,基本與華僑華人在世界各國的分佈一致。目前,中國廣東、福建保存的僑批檔案及相關文獻有16萬件之多,集中分佈在廣東的潮汕僑鄉、五邑僑鄉、梅州僑鄉和福建的廈門、泉州、福州等僑鄉。其中,廣東僑批數量最大,現存約有15萬件,福建僑批約有1.1萬件。這些僑批大量産生於十九世紀中期以後,直到1979年僑批業務歸口中國銀行統一管理,僑批退出了歷史舞臺,前後歷時近150年。

  廣東省委、政府高度重視僑批檔案申遺工作,2011年11月,省政府專門成立了“僑批檔案”申報世界記憶名錄項目領導小組,安排了專項資金,積極開展“僑批檔案”申報世界記憶名錄工作。

  今年3月,廣東、福建兩省檔案局又共同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了申請,爭取在2013年召開的世界記憶名錄國際諮詢委員會評審會議將僑批檔案列為世界記憶名錄項目。

熱詞:

  • 民間文獻
  • 潮汕僑鄉
  • 僑批檔案
  • 記憶
  • 亞太地區
  • 入選
  • 本草綱目
  • 銀信
  • 黃帝內經
  • 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