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魚難尋人難找錢難掙 山東“船老大”轉舵向何方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6日 13: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核心提示

  曾幾何時,漁船的“船老大”在海邊鄉村是一個很搶手的職業,擁有一條自己的漁船出海是很多人的夢想,也意味著不少的收入。時過境遷,海鮮價格雖大幅上漲,但“船老大”的生存環境卻日益窘迫,“打不著魚、招不到工、掙不到錢”的現實讓他們手中的舵不知該轉向何方。

  魚難尋:從“放流”到“拖底”

  5月11日中午,膠南市瑯琊鎮西洼村的碼頭上,剛剛出海歸來的一位“船老大”正在收拾著自己這趟出海的戰利品——1箱幾十斤左右的麵條魚,滿臉愁容的他指著這些麵條魚對記者説:“今天早上出的海,就打到這麼點東西,連油錢都不夠,本來覺得這幾天水溫上來了,能打到東西,沒想到這趟又賠了!”

  瑯琊鎮台西頭村的肖長明今年48歲,19歲開始出海的他現在是一艘180馬力漁船的船長,眼瞅著“禁漁期”日益臨近,從去年收工後到現在,他卻一趟船都沒有出。“我也著急啊!但現在就是這麼個局面,出過海的都賠錢,不出海的也沒收入。”肖長明一臉無奈,“今年四月份的時候,我們村有一個船主出了一趟三四天的海,結果賠了三四千塊錢,得到這個消息後,我就不敢出去了,現在只能等到禁漁期後了。”

  魚太少了,這是記者在採訪這些船老大時聽到的最多的話。按照68歲的“老船頭”肖永足的説法,從這幾年捕魚的方式就可以一窺端倪:“上世紀90年代到2002年左右,我們都是用‘放流網’的方式捕魚,傍晚的時候放下網,就讓海流帶著網走,早上起網就能捕到不少魚,那時候只要撈些浮魚就有不少的收穫。”肖永足告訴記者,“但現在,一般的漁船都用‘拖底網’,就是把網挂到船上,漁船拉著網從海底走,拖底貨,因為浮魚基本已經捕不到了,只能到海底。”然而,即使是採用“拖底網”的方式,現在的魚也是越捕越少。

  (來源:大眾日報)

熱詞:

  • 船老大
  • 禁漁期
  • 轉舵
  • 麵條魚
  • 放流
  • 漁船
  • 瑯琊
  • 海鮮價格
  • 網走
  • 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