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揚子晚報:政府信息公開必須先破“作對”思維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6日 09: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北大教授王錫鋅直指《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4周年“雷聲大雨點小”,他的團隊在向政府部門提出信息公開申請時屢屢受阻,被指與政府作對(5月15日《新京報》)。

  儘管我們可以把《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落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歸咎於領導重視不夠和制度執行不力,但從王錫鋅團隊向政府部門提出信息公開申請時,常常遭遇部委官員“你們老向我們申請信息幹什麼”的反問中,人們不難發現,政府官員把公民申請信息視為“與政府作對”的本能抵觸與反感,或許才是“政府部門對於信息公開變得越來越消極”的真正動因,而要推動信息公開由強制命令的被動狀態轉為尊重民意的主動常態,必須破除“與政府作對”的不良心態。

  應該説,“與政府作對”的畸形思維,不只是官員對信息公開的心理反感,更是對公民知情權的漠視和對社會監督的不屑,其實質是對公權民賦、執政為民理念的認知扭曲。事實上,從去年國務院有關部門對“三公”經費參差不齊、一波三折的公開過程,人們就産生一種“不推不動”的感覺。儘管條例有明文規定、中央有三令五申、社會有強烈民意,但總有一些部門置若罔聞、我行我素,或沉默不言、或軟拖硬抗、或語焉不詳,究其原因,關鍵在於缺乏“我要公開”內動力。把公權據為私有,把政務看作私密,把監督當成找茬,把公開當作施捨,對“要我公開”充滿敵意。

  如果一件事只有外部“要你做”的壓力,而沒有“我想做”和“我要做”的動力,是決然幹不好事情的,即使勉強為之也難免敷衍了事。就信息公開而言,儘管我們可以從規範制度、完善監督的角度對信息公開實施加壓緊逼,但如果政府部門缺乏為民執政、替民理財和“我要公開”的主動與熱情,信息公開工作恐難以超越“完成硬性規定”的起步階段。

  要推動信息公開走出困局,不能止於對信息公開制度本身的完善,而更應從矯正權力觀的深度,引導官員主動摒棄“作對”心態,對執迷不悟、拒絕公開的行為,必須有代價,不能僅僅罰酒三杯。(河南 張玉勝)

熱詞:

  • 與政府作對
  • 三公
  •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 信息公開制度
  • 新京報
  • 執政為民
  • 權力觀
  • 尊重民意
  • 不好
  • 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