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南師大“最牛班委”6人集體考上公務員,無人“拼爹”。近日,全國和江蘇省的公務員面試結果出爐,南師大公共管理學院08級行政管理班的六位班委集體高分考上公務員,分別被各省市國稅局、工商局、人口計生局、城市管理局等部門錄取,成為南師大最受人矚目的班委集體,被稱為“最牛班委”。(2012年5月15日《揚子晚報》)
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公務員考試中脫穎而出、得到令人艷羨的好工作,從世俗的眼光看,這個班委確實稱得上“最牛”。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靠的是自己的真本事,無一人“拼爹”。不過,對於這樣的“最牛班委”,媒體和社會還是淡定一點好,無須過多關注。
能否考上公務員並非成才的惟一標準。職業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管是當公務員,還是當工人、當白領,只要靠勞動吃飯,都值得讚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哪一行幹好了都不簡單,掏大糞的時傳祥、站櫃臺的張秉貴,都是普通勞動者中的佼佼者。
毋庸諱言,“公務員”之所以引無數國人競折腰,除了工作穩定之外,還在於其擁有高福利和高附加值。本來是為公眾服務的公務員,卻擁有非常巨大的“利益含量”,顯然是不正常的。正因如此,公務員崗位令無數人魂牽夢係、孜孜以求,為了躋身公務員行列,他們想盡了千方百計、付出了無數艱辛。復習、考試、托關係……哪一步不浸透着汗水甚至是淚水。萬般皆下品,惟有公務員高,顯然不利於社會的均衡和多元化發展。
過度關注“最牛班委”,有為畸形的“公務員熱”和社會浮躁心態火上澆油之嫌。當然,要徹底改變人們在擇業觀、價值觀等方面存在的誤區,最根本的還是要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社會運行機制,讓不同出身、不同行業的人都能擁有實現人生價值的機會和上升的通道。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