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李曉亮:“防腐滿意度”的數字真實與現實困惑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5日 19: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民網評】歷史學家黃仁宇在他那本著名的《萬曆十五年》裏,不厭其煩地重申一個概念——數目字管理。黃先生對這個概念的癡迷,在書中幾乎到了喋喋不休的程度。講到明代的官場生態、社會經濟等各領域問題時,他一再指出某些混亂混沌,是因中國一直缺乏數目字管理。

  客觀地講,生活的多樣性,現實的複雜性,個體觀感的差異性,導致即便今天有著專業統計機構和嚴謹的取樣調研方法,但若想用一個簡單確切的數字概括一種複雜的現實,同樣會導致另一種信任尷尬。

  比如這則消息“預防腐敗局:民眾對防腐滿意度升至72.7%”,昨日就引起了網友一陣熱議(5月15日《京華時報》)。點開新聞跟帖,多數網友都留言表示“我屬於剩下剩下的27.3%”。你能説這是簡單的調侃起鬨嗎?或也不儘然。他們也不都是非理性地為了反對而反對,故意跟官方數據唱反調。相信其跟帖,多少也是契合各自對腐敗現象的現實認知的。

  那麼這一反差,就有意思了。專業的預防腐敗機構給出多年來的民意調查數據,即使從最淺表的字面意義上講,也應屬於黃仁宇的“數目字管理”。可見,純數字的量化,也未必每次都能讓人信服。當然,也不排除部分網友的不信任情緒,出於因近年平均工資、幸福指數等常整出“被增長”“被統計”鬧劇而積下的“宿怨”。

  只是,平心而論,一般民眾對於腐敗情況的感知,也只是來自大眾媒體的日常報道,以及身邊親友的社會觀感,這些恰恰是極為主觀模糊的一個感受。預防腐敗局給出的數據是,民眾對防腐成效滿意度由2003年的51.9%上升到2011年的72.7%。對遏制消極腐敗的認同由2003年的68.1%上升到2010年的83.8%。這樣的專業統計數據相比個體的主管感受,可信度理論上是更高的。

  還有一個變量也要考量,即每個人對腐敗的定義和容忍度,也不盡相同。這些都導致統計數據和公眾感觀的差異。也導致了這個“防腐滿意度”,能産生無窮的闡釋性,不同的人對其都有不同的闡釋欲。

  雖然説,對任何形式的腐敗,我們都應“零容忍”。但是揆諸現實,你也不得不承認,這只是一種理想境況。實際上,隨著社會發展,如今的腐敗形式越來越多樣,隱蔽性越來越強。短期內,完全禁絕,幾乎是奢望。而且,由於反腐的複雜性,民眾對貪腐的容忍程度,可能無意中也在漸漸提升,甚至自己可能都沒察覺。

  有個一再被援引的例證就是,兩個貪官相比,一個貪得無厭,只知變著法地搜刮民脂民膏,橫徵暴斂無度;而另一個,可能在貪腐的同時,還將就一些手段技巧,知道一些分寸拿捏,哪怕兩人貪腐金額不相上下,如果後一位還知道“拔一毛而利天下”,修路鋪橋興學佈施,借花獻佛,做點順水人情。民眾對兩人的感觀就判若天壤,認為後者“俠貪”。

  你説是民眾不懂法,不知任何貪污都是非法的嗎?非也。這是一種無奈的市井的“民間智慧”,這種矮化了的正義,讓人心酸。而這也正從一個側面證明,一些民眾對貪腐容忍度的隱性提升,也是“防腐滿意度”的一個另類註釋。而這不是説明反腐工作真的萬事大吉了,民眾都拍手稱快了,而正説明反腐任重道遠,刻不容緩。

熱詞:

  • 現實困惑
  • 數目字管理
  • 防腐滿意度
  • 京華時報
  • 宿怨
  • 預防腐敗
  • 萬曆十五年
  • 民眾
  • 黃仁宇
  • 調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