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河北臨漳鄴城遺址佛像埋藏坑或始於唐代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5日 19: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邯鄲5月15日電 (馬繼前 王俊平)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楊泓15日稱,按照考古學方法,在河北省臨漳縣發現的新中國成立以來出土數量最多的佛造像埋藏坑,或起始於唐朝唐武宗李炎滅佛。

  今年春節期間,中國社科院考古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成的鄴城考古隊,在位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的鄴城遺址內發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出土數量最多的佛造像埋藏坑,共出土佛造像2895件和造像碎片數千件。楊泓表示,從佛造像埋葬坑出土的文物,為研究中國古代歷史上滅佛運動和佛像埋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線索。

  佛像瘞埋制度是古代佛教徒為了做功德,看到殘像就收集在一起,埋于地下,有的還在上面建塔。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楊泓説:“這批佛造像被發現很不規矩,放得很亂。到底是滅佛運動還是埋葬現在還不能肯定。”

  楊泓推斷,鄴城遺址出土的佛造像可能源自唐朝唐武宗李炎滅佛,“按照考古學的方法,製造日期最晚的出土文物決定那個遺址的時代。這次發掘發現最晚的佛造像是唐朝的,因此這批佛造像有可能源自唐武宗滅佛。”

  據史料記載,佛教傳入中原後,在南北朝時期得到統治者的支持,北魏時數目眾多的佛寺佔有大量田地。然而佛教在蓬勃發展中孕埋著深層危機,其教義、制度等與中國傳統文化多有不同,不斷遭到儒、道的抵制和批判,各種形式的學術論爭激烈上演,佛教遭遇的理論阻擊最終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那裏變成暴力鎮壓。中國歷史上共有四次滅佛運動,分別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佛、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佛、唐武宗李炎滅佛和五代時後周周世宗柴榮滅佛。(完)

熱詞:

  • 滅佛
  • 造像
  • 佛像
  • 拓跋燾
  • 唐代
  • 鄴城遺址
  • 楊泓
  • 北魏太武帝
  • 考古研究所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