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外國人在中國:日本建築師甘肅辦學逾十載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5日 19: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蘭州5月15日電 題:德久益人:日本建築師“轉行”甘肅辦學逾十載

  中新社記者 丁思

  年逾七旬的日本建築師德久益人,從日本第一次來到中國後,便與蘭州結下了不解之緣。那是1993年,日本政府援建敦煌莫高窟文物展示中心,他作為工程的援建者首次來到甘肅。兩年援建結束,他跟隨蘭州的好友返回蘭州,“賴”在蘭州不走了。

  德久益人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説,西北大漠的蒼涼和民眾的淳樸讓他決意留下來。從小生活在東京的德久益人,建築學專業,他從日本著作了解中國,並對中國的歷史“頗有研究”。1995年,58歲的德久益人退休,但是“我的第二人生即將啟程,我想要一種區別於在東京大都市的生活,恬靜而自然”。

  上世紀90年代末,出國留學在中國內地漸成熱潮,小語種培訓機構成為“搶手貨”。德久益人在蘭州大街小巷張貼廣告,憑藉出色口語,成為小有名氣的日語私塾教師。1996年,德久益人結緣他的中國學生張曉燕,也是他後來創辦日語學校的合作者之一。

  張曉燕的專業是企業管理,因工作需要,擁有日語中級水平的她跟隨德久益人操練口語,並給他當起了翻譯,緩解生活出行的小困擾。

  語言不通、氣候乾燥等,縱然生活中會碰到諸多不便,2000年以前,這位倔老漢僅回國兩次,一次是辦簽證,一次是女兒結婚。“乾脆回去的想法從未有過,只會想到遇到困難如何努力克服”,德久益人説,依靠網絡,老伴和兒女知道他生活平安也很放心。

  隨著日本與甘肅交流日漸增多,德久益人的學生隊伍壯大,“籌辦一所專業日語學校”成了他的夢想,“想和中國年輕人交流,讓他們了解日本,也讓我更為知曉中國的歷史”。

  在蘭州生活多年的德久益人表示,中國古代的盛唐文明對韓國和日本有著深遠而重要的影響。雖然這三個國家的交流已達兩千多年,但是三國的語言又相互不通。他辦學校目的是以中日友好為己任,為有志於肩負中國未來、以世界和平為己任的青年打造一個語言文化交流的平臺。

  2002年,蘭州德久益人日本語學校成立,這是由教育部門批准成立的西北首家日韓語培訓機構,招收的第一批學員30余人,目前每一期都會有100多人。

  建築工程師出身的德久益人從未想過教師會成為他人生的關鍵詞,“不停地學習是我的主要職責”,他説,教學是一個責任心超常卻很輕鬆快樂的工作。他特意從日本帶來日文書籍、動漫、卡通漫畫、民族挂飾擺件等,營造學日語的氛圍。

  上課期間,德久益人的“倔勁兒”上來了,他拒絕用中文解釋日文。他説,語言表述之間有差異,翻譯過程中會造成誤差,為讓學生領悟到最純正的日語,“少説其他語言”也是他多年堅持的。

  2009年,德久益人帶學生前往日本旅行,每年為日本輸送留學生10余人。同時,該日語學校也成為日本政府和社會組織前來甘肅考察的“中轉站”。

  德久益人説,他會告訴日本民眾最為真實的中國,也希望中國學生能通過交流學習,掌握日本的高新科技,為建設家鄉盡一份努力,進而促進中日友好文化經濟交流。

  德久益人孤身留在甘肅已19年,談及未來的夢想,他表示希望能在甘肅的其他縣市開辦日語學校,“在蘭州能留多久,就開心教日語多久”。(完)

熱詞:

  • 久益
  • 辦學
  • 建築師
  • 日本旅行
  • 日本建築
  • 日本政府
  • 日本民眾
  • 中國的歷史
  • 日語學校
  • 搶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