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一本書惹來一生的麻煩(圖)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5日 17: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天津網-數字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如今由精神貧困的人們組成的畫廊被阿爾志巴綏夫的薩寧可恥地完成了。”這是高爾基對阿爾志巴綏夫創作的長篇《薩寧》的評價,高爾基還給阿爾志巴綏夫扣上了反動、淫穢的大帽子。《薩寧》自打1907年面世,就沒落過好,俄羅斯幾乎所有的一二流作家都公開表態,群起而攻之,左派作家認為色調灰色,右翼作家則認為他有傷風化,罵聲一片,唾沫星子差一點把二十四歲的阿爾志巴綏夫淹死。幸好魯迅天不怕地不怕,從德文翻譯了他的作品,他才得以在中國為人所知,而在俄羅斯,七八十年都無人再提起他。

  我知道阿爾志巴綏夫就是讀《魯迅文集》時,從註釋裏查到的,當時,十五六歲的我,想不到世界上竟有那麼多作家,還好奇地將魯迅提及的所有外國作家都記在本子上。《魯迅文集》的註釋裏,也將阿爾志巴綏夫定位為反動作家。十月革命以後,阿爾志巴綏夫逃亡到華沙。《薩寧》在三十年代就分別被鄭振鐸、潘訓和伍光訓譯成中文出版,可惜,我找不到,真正讀到的是劉文飛2002年的譯林版。讀罷,很是失望,既沒發現反動的內容,也未找到淫穢的描寫,只是寫一個遊手好閒的少小離家的青年,回故鄉過了一段短暫的時間,他公開追求享樂,追求女人,跟質樸鄉村的觀念格格不入,睡了女孩,又不想娶她,好友死了,他也不傷感,反而覺得世界上又少了一個傻瓜……依我看,阿爾志巴綏夫筆下的薩寧不過是一個較為另類的“多餘的人”。“多餘的人”是那個時代俄羅斯文壇最為普遍的人物形象,萊蒙托夫、屠格涅夫都因為塑造“多餘的人”的形象而名垂青史,不知為什麼阿爾志巴綏夫這麼不走運,《薩寧》一經出版,所有的報紙雜誌都發表了批判文章,老百姓飯桌上最時髦的話題也是《薩寧》,有人甚至説:似乎不是阿爾志巴綏夫寫就了薩寧,而是薩寧寫就了阿爾志巴綏夫。

  其實,現在要拿《薩寧》跟我們市面上的那些小説比,它要衛生得多,只是語言稍顯黏了一些,但是語言黏似乎是俄羅斯的文學傳統。當然,阿爾志巴綏夫的文風有點灰,這大概跟他悲觀失望的人生觀有關,他十六七就自殺過一回,又奇跡般活了過來。

  如果問,阿爾志巴綏夫能給我們什麼,那麼就是他的文筆獨特,用憂傷的筆觸來寫美麗的景象或用美麗的筆觸來寫憂傷,頗具感染力。就這本事,不是所有作家能做得到的,或者可以説是沒幾個作家能做得到。之後,2006年新星出版社又出版了王榭堂翻譯的阿爾志巴綏夫的另一部重要的長篇小説《絕境》,探討的是生死問題。在這本書裏,他的語言特點更加鮮明了,在一次飯局上,我巧遇到王榭堂,他説他翻譯阿爾志巴綏夫時,為忠實于阿爾志巴綏夫的風格,反復斟酌,差一點累吐了血。這本書的後面,還附有魯迅曾譯過的《工人舍維廖夫》的新譯。

  我覺得在俄羅斯文學的“白銀時代”,阿爾志巴綏夫的價值遠在別雷、吉皮烏斯、索洛古勃之上,儘管這幾位作家的作品也是我喜歡的。

熱詞:

  • 薩寧
  • 阿爾
  • 多餘的人
  • 作家
  • 絕境
  • 白銀時代
  • 魯迅文集
  • 工人舍維廖夫
  • 吉皮烏斯
  • 筆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