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72.7%的防腐滿意度,有木有?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5日 16: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江蘇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月11日,國家預防腐敗局副局長崔海容表示,過去30年,中國共有420余萬黨政人員受處分,其中465人是省部級官員,僅2003年到2011年9年中,因貪腐被移送司法機關的就有42000余人。崔海容稱,民眾對防治腐敗成效滿意度由2003年的51.9%上升到2011年的72.7%。(5月15日《京華時報》)

  過去30年,共有420余萬黨政人員受處分,其中465人是省部級官員,最近9年因貪腐被移送司法機關42000余人。看到這些數字,聯想到成克傑、鄭筱萸等一系列有影響的大案、要案、窩案告破,人們自然該為反腐防腐的巨大成就而歡欣鼓舞。只是,不少網民對72.7%的民眾防腐滿意度存有疑惑,套用一句網絡流行語:“有木有”?

  首先,誰做的調查?要想保證一項民意調查的客觀真實,就該由相對處於中立態度的機構來進行,至少是由與之無利害關係的第三方,比如外國就十分流行通過專門的調查公司來進行,政府及其部門只須授權而不直接參與,調查結果也經過公證機關認定。而我們的一些民意調查,往往是由本部門、本機構來進行,無疑具有自編自導、自説自話的意味,儘管初衷是好的,卻難免有為自己臉上貼金、為本部門拉票之嫌。

  其次,調查哪些人?要保證民意調查的滿意度,被調查對象就該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要涉及社會各階層、各行業、各職業,尤其是對腐敗現象深惡痛疾的普通民眾,具有履行各種監督權資格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如果只是在一些精英階層、一些公職人員,甚至是在一些黨員幹部中進行,就有點自己評價自己的味道,真有幾個思想會高尚到和自己過不去的份上?前不久有媒體曝料,某機構的民意測驗全有打過招呼的對象參加,結果一張貼群眾就將其撕毀。如此明顯有出入的民意調查,傷害的反倒是民意。

  其三,問卷科學嗎?民意調查的問卷設置,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既不能含糊其辭、似是而非,又不能過於細緻和繁瑣,要兼顧被調查對象不同文化程度和認知水平,尤其要達到收集真實民意,獲得全面信息的目的。但在現實中,為了使調查結果更大限度的接近自身需要,有的部門和機構在調查問卷設計上煞費苦心,設下誘導調查的機關,讓調查對象無法主觀判斷和客觀表達,其結果有多少準確的成分?

  如此質疑,倒不是刻意否定反腐成就,也不是挑戰反腐局的權威性,而是前些時候諸如衛生部門、藥監局部門、移動公司等開展的民調,無一例外被人譏諷為“自吹自擂”。與其拿出一份民意並不認可的民意調查結果來,不如埋頭幹些實事、出點實績,真要是把工作做得好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自然會表示出滿意來。

  回到反腐防腐來説,儘管過去的成績斐然,但依然要看到其問題的複雜性、艱巨性、嚴峻性,切不可高枕無憂。作為反腐職能部門,宜樹立高度的責任感、緊迫感,對腐敗現象要保持窮追猛打的高壓態勢,毫不懈怠,且慢拿72.7%的民意滿意度來自我安慰、沾沾自喜,更不要以此來誤導公眾和社會,放鬆對腐敗現象的警惕防範和嚴格監督了。

  (來源:中國江蘇網)

熱詞:

  • 滿意度
  • 民意調查
  • 京華時報
  • 腐敗現象
  • 反腐防腐
  • 省部級
  • 移動公司
  • 成克傑
  • 網絡流行語
  • 案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