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三國領導人同意年內啟動自貿區談判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5日 06: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第五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新華社發

  第五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3日在北京舉行,三國領導人一致同意年內啟動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談判。專家認為,經濟總量佔全球五分之一的中日韓三國籌建自貿區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將推動三邊經貿合作邁上新臺階,並加速東北亞乃至東亞一體化進程。三國優勢互補

  根據中國外交部9日發表的《中日韓合作(1999—2012)》白皮書,中日韓三國近年來經貿合作成效顯著:三國間貿易額從1999年的1300多億美元增至2011年的6900多億美元,增長超過4倍,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日韓最大貿易夥伴。

  然而,三國間互相投資僅佔三國對外投資總量6%,顯然三國經濟互通依然不夠順暢。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經濟合作室主任張建平表示,從戰略高度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建立順應了國際經濟發展、國際産業轉移分工和國際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趨勢,必將有利於區域內各國的優勢互補及資源配置,三國都將從中受益。中日韓經濟一體化所提供的高平臺,也將提升三國在全球的經濟地位和競爭力。

  專家認為,中日韓自由貿易區關稅減讓後的貿易創造效應將增強三國間經濟相互需求,提升貿易量,消除貿易壁壘,擴大區域內市場,推動三國經濟融合,實現三國互利共贏。

  機遇大於挑戰

  目前,日本急需進行産業轉移,韓國急於擺脫狹小國內市場的制約,中國産業升級也需要引進先進技術並充分利用外部資源與市場。專家表示,自貿區建成後,對三國各自國內産業挑戰與機遇並存。中日韓有開闢更大經濟發展空間的共同願望,自貿區將拉動三國經濟增長併為各自國內産業發展提供動力。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表示,自貿區的建成會衝擊發展滯後、競爭力較差的産業,但同時會給競爭力強的産業帶來更大發展機遇。如果能利用建立自貿區這一機遇對落後産業進行結構調整、淘汰落後産能,將有利於國內産業優化。

  中國産業優勢體現在勞動密集型和部分資本密集型産業,而在技術密集型和高技術、信息技術、精密化工、精密儀器設備、中高端船舶、石化和鋼鐵産品等高附加值領域處於相對弱勢。“堅持自主創新,加快技術進步,培育自主品牌,打造高附加值産品而非一味保護,才是中國應對衝擊的根本途徑。”張建平説。

  緩和地區局勢

  專家表示,自貿區機制的建立將加快中日韓三國商品和貿易自由化,進一步推動東北亞區域合作,這也是實現東亞一體化的重要步驟。

  張建平説,現在東北亞沒有任何雙邊或多邊自貿區協定,與其全球經濟增長引擎的地位極不相稱,中日韓自貿區將成為撬動東北亞和東亞多邊區域經濟合作的杠桿。

  事實上,地區合作絕非只涉及經濟問題,政治和安全問題也是重要內容。曲星表示,中日韓自貿區將對緩和東北亞局勢有重要影響。“德國和法國曾多次發生戰爭,在煤鋼協議簽署後開始走向和解與合作。”曲星認為,中日韓自貿區有助於推動一些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

  徐松李拯宇曹欣陽(新華社北京5月13日電)

熱詞:

  • 三國
  • 自貿區
  • 領導人會議
  • 鋼鐵産品
  •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
  • 國內産業
  • 東北亞
  • 中日韓合作(1999—2012)
  • 經貿合作
  • 東亞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