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武安大力推進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3日 08: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4月21日,河北省武安市西寺莊鄉東寺莊村,村民王菊英正在34號溫室大棚裏忙碌著。綠綠的西紅柿樹長了一人多高,挂滿西紅柿,有的已經開始泛紅,很快就可以採摘上市了。

  44歲的王菊英説,這個品種叫“粉琪”,畝産量能達到3萬斤。她家去年一年種蔬菜收入2.5萬元,比前兩年增加了不少。“大棚蔬菜對溫度、濕度要求很高,我們多虧有這個好幫手!”她抬手指向地裏立著的一台儀器,高興地對記者説。

  上前細看,儀器上顯示著大棚裏目前的溫度、濕度、輻射、地溫等情況。溫度涵蓋各個不同高度,從5厘米一直到1.5米。西紅柿生長的適宜溫度是25—28℃,濕度是60%—80%。儀器上顯示的溫度和濕度,正在這個範圍之內。

  武安市氣象局局長王梅説,這個“多要素日光溫室氣象觀測站”通過太陽能電板供電,對大棚裏的氣象要素,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自動監測記錄和傳輸。

  “氣象觀測站能時刻測出並顯示大棚內的溫度、濕度等,還可以自動地將實時數據傳輸到氣象局的監測系統。”王梅説,“氣象部門和農業部門工作人員會根據監測數據,建議種植戶卷簾通風或放簾保溫、降低或增加濕度及溫度等,為大棚蔬菜創造一個適宜的生長環境。”

  東寺莊村2008年成立萬樂蔬菜專業合作社,建設萬樂生態園區,陸續建了120多個大棚,種植西紅柿、茄子、辣椒、黃瓜等,獲得農業部綠色食品認證。園區負責人石現岐告訴記者,園區共有6個“多要素日光溫室氣象觀測站”,是近兩年安裝的。以前種植戶在大棚內放一個溫度計,掌握室內溫度,但是濕度沒法科學計量,經常發生西紅柿灰霉和其他病蟲害。“西紅柿遭遇灰霉時,從根上爛掉,損失嚴重,摘爛西紅柿時農戶很心疼,有的邊摘邊哭。有了氣象觀測站,再也沒有發生過這樣的問題。”

  記者看到,村裏還有氣象信息服務站,在遭遇大風降溫、大雪等天氣時,武安市氣象局提前預警,站裏的氣象信息員接到預警信息,會及時通過大喇叭、電子顯示屏、手機短信息等手段及時通知種植戶,種植戶隨即對大棚採取加固、除雪等措施,有效防範自然災害。

  “‘多要素日光溫室氣象觀測站’為種植戶提供了精細化的現代農業小氣候觀測數據和農業氣象服務産品,成為種植戶的好幫手。園區收到氣象預報,及時防禦氣象災害,避免的經濟損失一年至少在200萬元以上。”東寺莊村村支書白栓貴説,以往一個大棚種植西紅柿年收入為1萬元左右,去年一個西紅柿大棚的年收入增加到2.5萬;一個黃瓜大棚的産量也從前年的1.6萬斤,提高到去年的2.3萬斤,氣象為農服務帶來的經濟效益很明顯。村裏最近新建了10個大棚,種植戶們搶著承包。

  石現岐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訴我們,當初王梅局長找到他,提出免費安裝氣象觀測站時,他“以為是推銷産品的,沒敢應”。現在,種植戶們從“靠天吃飯”到“看天種地”,嘗到了氣象服務的甜頭。

  記者了解到,武安近年來大力推進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建設,建設覆蓋面廣泛的氣象預警信息發佈網絡,在60多個行政村安裝了預警大喇叭,在鄉鎮、村莊、旅遊景點建立了26個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新建預警電子顯示屏31塊,鄉鎮覆蓋率達到了100%。武安市氣象局還與農、林等部門合作,組建氣象為農服務專家聯盟,形成合力,實現氣象服務“進村入戶到田頭”。

熱詞:

  • 農業氣象服務
  • 西紅柿
  • 氣象觀測站
  • 推進農業
  • 體系建設
  • 濕度
  • 日光溫室
  • 大棚蔬菜
  • 種植
  • 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