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着力提升海洋防災減災能力護航“藍色經濟”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2日 15: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青島5月12日電(記者張旭東)擁有漫長海岸線的中國是海洋災害頻發的國家之一,風暴潮、海浪、海冰、綠潮、赤潮等海洋災害時有發生。為此,中國正着力提高海洋防災減災能力,為發展海洋經濟保駕護航,保障沿海居民生命財産安全。

  5月12日是第四個“中國防災減災日”,國家海洋局當日在青島舉辦了系列活動,以提升民眾海洋防災減災意識。

  據國家海洋局海洋減災中心負責人高忠文介紹,中國是遭受海洋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佈範圍廣、發生頻率高、災害損失重,各種海洋災害長期嚴重威脅着沿海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累計發生132次風暴潮、海浪和赤潮過程,其中44次造成災害。各類海洋災害,包括海冰、滸苔等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32.76億元。2011年,海洋災害造成中國直接經濟損失62億元,死亡或失蹤76人。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相關專家介紹説,目前海洋災害中除海嘯、風暴潮和海冰等自然災害以外,人類自身活動造成海洋污染而引起的災害,如滸苔、赤潮和溢油等,對沿海生産生活造成的影響已不容小視。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應注意保護海洋環境,否則人類只能自食苦果。

  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主任曹叢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中國在海洋災害預警報能力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一定距離,但近年來國家在海洋防災減災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海洋觀測預報能力建設在近幾年得到飛速發展。

  “例如,原來北海區海洋觀測網離岸觀測數據比較少。但現在我們僅大型浮標就有10多個,加上小浮標已有20多個。此外,我們在部分石油平臺上安裝了觀測設備,海洋資料獲得越來越密集,便於進行數字預報,有利於提高海洋災害預報的精確度。”曹叢華説。

  海冰是近年來嚴重威脅黃渤海海上交通和漁業安全的自然災害,2009年冬季,海冰給山東省和遼寧省造成漁業損失超過40億元。為增強海冰應急能力,中國決定新建一艘極地科考破冰船,目前已完成概念設計,項目進展順利,計劃於2014年下水“服役”,屆時將與“雪龍”號一起赴南北極進行科學考察。

  為提高海上船舶溢油應急能力,中國海事系統首批三艘專業溢油船“海特071”輪、“海特111”輪和“海特191”輪於今年4月至5月陸續列編服役。

  山東海事局黨委書記范河林介紹,這三艘溢油應急船噸位和功能設計基本一致,列編山東海事局的“海特071”輪耗資5800多萬元,輕載最大航速13節,續航力800海裏,最大浮油回收能力200立方米/小時,配備溢油回收及圍控設備、溢油監視雷達等專業設備。專業溢油應急船將大幅提升海事部門溢油事故綜合應急處置能力,有效減少船舶溢油事故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

  此外,國家海洋局海洋減災中心還將加強海洋防災減災知識的社會宣傳,在沿海地區的社區、學校和企業機構中設立海洋防災減災宣傳基地,國家海洋局海洋減災中心將從資金、專家和技術方面予以支持。

  (來源:新華網)

熱詞:

  • 海洋災害
  • 防災減災
  • 海洋觀測
  • 海洋生態環境
  • 海冰
  • 着力提高
  • 服役
  • 國家海洋局
  • 海洋經濟
  • 風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