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香格里拉曼扎亞唐卡博物館:唐卡意義所在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1日 17: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西藏唐卡源遠流長,內容豐富,數量可觀,但由於社會的各種動亂,唐宋時期的古老繪畫保存下來的唐卡已不多見。在薩跡寺保存有一幅叫做“桑結東廈”的唐卡,上畫三十五尊佛像,其古樸典雅的風格與敦煌石窟中同時期的壁畫極為相似,據説是吐蕃時期的作品,是極為罕見的一面不求工細富麗,而以清秀的色彩渲染主題,堪稱元代的代表作,是件珍貴文物。香格里拉曼扎亞唐卡博物館整理多方資料了解得只宋代的唐卡,在布達拉宮見到三幅,其中兩幅是在內地訂做的繹絲唐卡。帕瑪頓月珠巴像的下方有藏文題款,意思是説江村扎訂做這幅唐卡贈送其師扎巴堅讚。扎巴堅讚是薩迦五祖的第三祖師,公元 1182年繼任薩迦達欽。

  香格里拉曼扎亞唐卡博物館查找資料得知唐卡有弘法布道的用途。張宏實在《探索西藏唐卡》中説:佛教的思想義理于初始階段較為單純,經過漫長的演講發展,逐漸衍生成為更複雜的義理。深奧的義理若非經過嚴密的思考和反省,便不是那麼容易了解。於是,圖像(icon)便扮演非常重要的解説工具,並且繪製在西藏特有的宗教卷軸畫唐卡上。圖齊在《西藏的畫卷》中也説:西藏藝術的職責,是用視覺形式,傳播同樣的宗教內容。

  也就是説,唐卡是對深奧抽象的佛教義理的具體化,使其變得容易理解,從而更方便傳播。事實上,這是一切宗教在傳播過程中都使用的方法。因為必須考慮到傳道的對象的文化水平,大部分信眾其實都是不識字的。即便在反對偶像崇拜的基督教,格列高利教皇也説過:文章對識字的人能起什麼作用,繪畫對文盲就能起什麼作用。(貢布裏希《藝術的故事》第135頁)藏族人民一直到7世紀才有自己的文字,文盲率也一直偏高,所以對他們來説,唐卡就是圖像版的教科書。

  在香格里拉曼扎亞唐卡博物館看來同樣是傳播佛教義理的圖像,還有另一種表現形式,就是壁畫(雕刻也是一種形式)。跟壁畫相比,唐卡具有顯而易見的方便隨身攜帶的優點。由於藏民族有四處遊牧的生活習慣,居處時常變動,所以唐卡這種可以移動的神像就隨之産生。

  唐卡還有修行觀想的用途。在藏傳佛教中,對著唐卡中的主尊進行觀看、冥想、禮拜,是非常重要的修行密法。例如曼荼羅,就是這種密宗修行法的精華。此外,對繪製唐卡的畫師,以及捐資聘請畫師的施主來説,這也是一種功德。畫師和施主本身就是修行者。

熱詞:

  • 桑結
  • 博物館
  • 義理
  • 香格里拉
  • 壁畫
  • 畫師
  • 西藏的畫卷
  • 藝術的故事
  • 探索西藏唐卡
  • 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