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人民日報:不可低估"微塵"的力量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1日 10: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微塵行動”、“小紅帽義工”、“螢火蟲志願者”……這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微公益”行動,讓人們如沐春風,心生暖意,有一種久違的感動。

  “微公益”行動發起者力量雖微,但其産生的“正能量”卻不可低估。在江蘇淮安,一次為白血病女孩小佳慧籌款的“微塵行動”,引發一場“微塵風暴”;在湖北鐘祥,“小紅帽義工”集合起一群個體勞動者,他們堅持走街串巷做好事,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麗風景;在江西豐城,活躍著一群“螢火蟲”志願者,他們以“螢火蟲雖小,也要為社會送去微弱的光亮”的執著,將愛心傳遞……“秤砣雖小壓千斤”,“微公益”行動催生愛心、傳遞善良、彰顯美德,帶給人們崇善向上的希望和力量。

  “微公益”行動發起者地位雖微,但其散發的人格魅力芬芳遠播。80多歲高齡的甘肅老人陳尚義收養棄嬰,風燭殘年的濟南老漢白芳禮幾十年蹬三輪車掙錢助學,新疆維族大叔阿裏木烤羊肉串資助貧困學生,湖北普通市民黎開仕拾荒濟困200多人自己卻身居陋室……這是靈魂溢出的芬芳,是激蕩人們心靈的真善美。他們以自己的綿薄之力傳播愛心、溫暖他人,彰顯了普通人崇高、平凡中的偉大。

  冰心有言:“創造新陸地的,不是那滾滾的波浪,卻是它底下細小的泥沙。”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有愛心的企業家慷慨解囊,加入公益事業的行列,更期盼更多普通人參加“微公益”行動。因為“微公益”行動蘊含著愛心,讓人看到了細微之處綻放的人性之美;“微公益”行動孕育著希望,人們在相互感動中傳遞著真情與善意;“微公益”行動人人皆可為,沒有行業的界定,沒有能力的障礙,關鍵在於有無此心。只有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微公益”行動,才能匯聚愛的海洋、茁壯道德的根基、夯實和諧社會的基礎。

  樂善好施,扶危濟困,就像一組不變的基因,早已深深融進我們民族的血脈。那些有口皆碑的道德美談,成為人們永不磨滅的記憶。然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對此産生疑慮、困惑,致使有的人在他人遇到危難時表情冷漠,變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看客。“微公益”行動正是醫治心靈創傷的一帖良藥。“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孟子的話言簡意賅、切中時弊,讓那些冷漠的旁觀者找不到“不為也”的託詞。

  “平民肯種德施惠,便是無位的卿相。”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愛心、有責任感,堅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就能積小善為大善,變小德為大德,登臨人生境界最高處。江不拒細流,海能納百川。隨著“微公益”行動的滾雪球效應,必然匯聚起共建美好精神家園、創造美好生活的強大力量,讓扶危濟困、助人為樂的美德傳遍神州大地,結出豐碩的果實。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用我們的真誠和汗水,投入身邊的任何一項“微公益”行動,那麼,在為構建文明大廈添磚加瓦的同時,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心靈的愉悅,還有更深刻的人生體驗——“付出永遠比索取快樂!”

熱詞:

  • 微公益
  • 微塵
  • 螢火蟲
  • 基因
  • 強大力量
  • 美麗風景
  • 助學
  • 登臨
  • 江西豐城
  • 烤羊肉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