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光明日報:甲醛白菜“過河”四年,監管還在摸石頭?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9日 19: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媒體日前報道,在山東省青州市一些地方,出現了蔬菜商販使用甲醛溶液噴灑白菜進行保鮮的現象。記者實地調查發現,這一做法在部分春白菜的長途運輸中確實存在。一些菜商反映,噴甲醛給大白菜保鮮的方法已沿用三四年。

  近段時期,白菜儼然成為最熱門的話題。先是“一棵白菜頂一斤半豬肉”,讓普通市民感嘆“吃不起”,如今,噴甲醛給白菜保鮮的做法曝光,更是讓人大呼“傷不起”。作為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致畸、致癌物質,甲醛居然走上餐桌,毒從口入,無疑是置公眾健康權益於不顧的惡例。

  對此,有專家緊急支招,買到大白菜後扒掉外面的一層,清水沖洗後再浸泡一段時間,基本上就可以洗掉甲醛。然而,如此馬後炮式的自我防範,並不足以讓公眾安心。更重要的是,消費者本不應成為食品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當公眾被有毒食品逼成健康專家,面對不同的有毒物質,高接低擋,見招拆招,映襯出的只是監管的孱弱和失職。

  據報道,甲醛溶液最初是在水産品中發現的,後來逐漸被運用到春白菜、蘑菇等蔬菜保鮮。不法商販顯然利用了相關法規和監管體系的漏洞。一方面,《農産品質量安全》沒有明確規定可使用的保鮮劑、添加劑範圍和劑量,只是籠統要求“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的技術規範”,導致沒有被明確列入監管範圍的甲醛逍遙法外。同時,由於甲醛未被明確禁用於初級農産品中,有關部門檢測蔬菜農藥殘留時也沒有這一檢測項目,甲醛白菜得以一路綠燈,大搖大擺地進入市場。

  鋻於此,應儘快評估使用甲醛的危害性,健全相關法規,完善甲醛使用監管體系,嚴厲打擊濫用保鮮劑行為。甲醛保鮮的做法在當地已經沿用三四年,有關部門僅僅是張貼警示標語,制止商販使用甲醛,甚至在面對記者採訪時,還在強調“對大白菜噴灑甲醛的行為進行認定和處罰的依據目前並不明確”。技術規範和處罰依據不明確,難道就是監管缺位的理由?正是這種刻舟求劍的態度,使得甲醛保鮮的做法像瘟疫一樣傳播開來,劣幣驅逐良幣,異化為行業潛規則。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監管與市場本身就是鬥智鬥勇的關係。任何標準和監管舉措都不可能一勞永逸,面對花樣迭出的違規行為,監管必須及時跟進,堵上漏洞。一旦反應滯後,無法及時撐起保護傘,消費者權益就將成為砧板上的魚肉,暴露于危險之下。在毒奶粉事件中,不法廠商恰恰是利用了三聚氰胺檢測的長期空白,讓整個社會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遺憾的是,我們傷疤還沒好就忘了疼,在甲醛白菜問題上再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公眾不禁要問,甲醛白菜“過河”四年,監管還要摸多久石頭?需要怎樣的代價,才能刺痛一些部門後知後覺的神經?

熱詞:

  • 毒奶粉
  • 甲醛溶液
  • 監管體系
  • 農産品質量安全
  • 大白菜
  • 使用甲醛
  • 劑量
  • 三聚氰胺
  • 致畸
  • 水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