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京報:醫保總額預付更適合社區醫院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9日 03: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經過三年的試點觀察,上海市計劃于近期在全市推廣“醫保總額付費”制度。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在試點期間,部分試點醫院存在推諉病人等現象。此前,河北保定多家公辦醫院也曾經發生過此類現象。

  由於這些年醫療消費增長比較迅速,醫療過程中,一些不合理的收費始終無法有效控制,在這樣的情況下,實施總額付費,也有其合理性。

  但要推廣總額預付制度,病人權益保障是難點。國外推行總額付費,是因為醫院面臨的患者群體相對固定。目前,我們國家的醫保就診限制相對較弱,人員流動相對較大,醫院面對的醫保人口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在就診人口不確定的前提下進行總額預付,顯然不利於那些可能“額外”接診病人的醫院,推諉病人的,一般也是這些醫院。

  實際上,總額付費並不是什麼新名詞,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北京的很多醫院都有大量的“總額包乾”的病人,其核心內容就是,某個單位每年一次性給某家醫院一筆醫療服務費,其員工每年的就診需求則完全由該醫院包乾。這個制度在當時所以能夠得到實施,得益於這樣兩個條件:其一,單位的職工人數是固定的,就診數量有一定的範圍限定,包乾大多有利益可得;其次,單位和醫院有合同,醫院即使可能面臨虧本,但推諉病人就意味著違反合同,後果更嚴重。

  借鑒當時的“歷史經驗”,當前如果要推行總額付費制度,可以嘗試先以社區醫療機構為主體。相比于綜合醫院,社區醫院可以解決流動性和醫院利潤問題。因為社區醫療機構的就醫群體,可以通過“劃片”的方式相對固定。再次,社區醫療機構治療的疾病也可以進行一定的界定,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初步保證社區醫療機構的接診利潤。

  此外,對於社區醫療機構,還可以通過對其轉診病人的追蹤和評價,杜絕其推諉病人或者隨意轉診的問題。若能這樣,總額付費制度或許還可以成為逐步推行社區首診的契機。(轉自新京報,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熱詞:

  • 社區醫院
  • 病人
  • 就診需求
  • 京報
  • 醫療機構
  • 歷史經驗
  • 劃片
  • 付費制度
  • 接診
  • 轉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