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博客]證監會新政意在挽回投資者信心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9日 01: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五一”前後,證監會密集出臺一系列政策。這些政策並非為了短期推高股指,而是要從根本上扭轉長期以來中國股市作為上市公司提款機的本質,並通過一系列制度建設,強化對上市公司的約束和回報投資者的機制,從而建立投資者對股市的長期信心。

  以發行制度改革為例。現行新股發行制度是中國資本市場最大的制度不公之一,無論是“大小非”問題,還是高市盈率問題,乃至於“圈錢市”的本質,根子都在於喪失了公平基因的新股發行制度。現有的新股發行制度在製造“圈錢市”和“大小非”上存在四個根本性的制度殘缺:一是流通股比例太低,導致上市公司上市的目的都是為了圈錢;二是因為流通股比例太小,導致新股供給不足,而在發行時市盈率過高;三是新股上市當天,不設漲跌停,讓高中簽的機構通過互相爆炒獲取暴利出局;四是限售期結束,“大小非”集體出逃,導致中小投資者成為最後的接棒者。這次發行制度的改革是在前兩次基礎上的延續,通過淡化監管機構對擬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斷,全過程、多角度提升信息披露質量;引入存量發行,擴大網下配售供給量,取消網下配售股3個月的鎖定期,擴大上市流通量;強化間接“股價監管”等機制,在市場化定價和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上進行努力。

  再以退市制度為例。退市機製作為證券市場機制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淘汰劣質公司,施加外部壓力,對上市公司提高績效和完善公司治理具有極為顯著的激勵約束效應。中國資本市場建立伊始,就在制度層面建立了上市公司的退市機制,然而,符合退市條件而真正被退市的上市公司寥寥無幾,退市機制由此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最不成功的制度之一。據報道,現行退市標準自2001年初實施以來,A股退市公司總計僅有40余家,佔目前A股掛牌家數的1.8%,主板退市制度形同虛設。

  無論是這次實施的創業板退市規則也好,還是公開徵求意見的主板與中小板退市制度,管理層改變股市“千年不死鳥”的決心是不言而喻的。我們看到,深交所新退市方案中新增和變更了7項退市條件,包括凈資産為負,營業收入低於1000萬元人民幣等;上證所上市公司新增了8條退市條件,根據最新的退市制度方案,連續兩年凈資産為負、連續四年營業收入低於1000萬元的公司將符合退市條件。且不説其它條件,單單按照這兩項標準就有數十家公司面臨退市。很多ST公司的跌停也證明了退市制度本身存在的價值。

  中國的股市從來不缺錢,投資者“信心貧血”的關鍵是股市並不能為投資者提供真正的回報,投資如果沒有回報,那就是賭博;股市如果沒有回報,那就是賭場。中國的資本市場只有在發行、分紅、退市等方面構築起利益保護的制度之墻,才能真正改變“圈錢市”本質,恢復投資者的信任和信心。但是,中國的資本市場也是利益糾葛最複雜的場所,利益集團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左右超乎想象。在這種情況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大力推行的改革受到的阻力和壓力也是可想而知的,我們應該為郭樹清的決心和魄力叫好,投資者應該對郭樹清的改革給予大力的支持。

熱詞:

  • 上市公司
  • 大小非
  • 退市制度
  • 漲跌停
  • 退市機制
  • 退市標準
  • 證監會主席
  • 博客
  • 投資者信心
  • 信息披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