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專家訪談:探索與實踐 地震預警預報的左右突圍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8日 04: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王運生教授。

  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7日訊(記者 葉舟)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四週年前夕,四川省將舉行歷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防災救災應急演練。5月7日下午,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王運生教授做客四川新聞網“2012全省防災救災大演練”專題系列訪談,講述中國地震預警預報的探索和實踐,分享當前大眾可用的地震預警系統。

  全球均無法準確預報地震

  王運生教授介紹説,目前全球均不能準確預報地震。所以西方發達國家注重抗震建築設計,如日本、新西蘭等國,建築物堅固了,地震造成的損失相應的就會小得多。除此之外,應提高國民的防震意識及防災演練,建足夠的避難所等。

  地震預報與預警有區別

  “地震預報”是對將發生的地震的震中、時間及震級做出預報;“地震預警”是指突發性大震已發生、搶在嚴重災害尚未形成之前發出警告並採取措施的行動,即“震時預警”,地震預警主要利用電磁波(300000m/s)與地震波的速度差,以及地震P波(Primary, 7000-8500)m/s,在地殼淺層中一般6000m/s)與S波(Secondary, 3200-4500m/s的速度差來實現地震發生後的及時預警。

  地震預警的基本條件是在發震斷裂上密集的地震臺網,地震發生時能及時捕捉電磁波,並瞬時做出預警,通過有效的通訊手段及時告知影響區的單位、個人在地震到來之前逃生、關閉重要設施如核電站、火車、電梯等。我國這方面起步較晚,臺站密度還有待完善,要達到目前日本的水平尚需時日。

  地震預警系統最新嘗試

  據悉,從去年9月到今年2月,四川相關部門主辦了“地震預警效果體驗”活動,借助地震預警系統,體驗者可以利用計算機、手機體驗地震預警,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前就接收到警告信息。王運生教授認為,對於普通民眾,“地震預警效果體驗”是個非常好的舉措,是整個預警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防災減災進程中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應大力普及民眾的地震預警知識。

  如何識別地震前兆

  王運生教授介紹説,地震發生前一般都有前兆,如地應力異常、電磁異常、水文地質異常、動物異常等,其中地應力異常、電磁異常、井水異常、動物異常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各地應建立健全的地震異常收集和處理機制,最終由主管部門綜合分析做出及時判斷,對地震預報應該有較大的幫助。

  在訪談最後,王運生教授回答了在線網友有關“地震雲”的提問,並介紹了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工作。

熱詞:

  • 地震異常
  • 地震雲
  • 預警預報
  • 探索和實踐
  • 地震預報
  • 成都理工大學
  • 探索與實踐
  • 地質災害防治
  • 地震發生
  • 速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