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東方網5月7日消息:怎樣不讓中小學生為形形色色的考證競賽所累?“異地高考”在上海有沒有時間表?市教委主任薛明揚今天上午接受“2012民生訪談”採訪,圍繞市民關注的問題做出解答。
規範學校招生
雖然市教委明確規定,民辦中小學招生不得收取豪華簡歷,也不得接收各類證書,但中小學生考證熱仍然居高不下。薛明揚強調,市教委將繼續嚴格規範中小學生競賽和考證工作,嚴禁市、區級教育主管部門甚至直屬單位參與組織或者舉辦宣傳各種各樣所謂的考試競賽;如果有學校將競賽和等級證書和招生挂鉤,公辦學校責任查到校長,給予處分。民辦學校校長雖然不由市教委任命的,但市教委將縮減其招生規模以示懲戒。
薛明揚提醒家長,孩子學點藝術、科技或者其他方面的特長,並非壞事。但是,如果將學習和考證、競賽聯絡起來,將特長等同於加分手段,那無疑是將好事妖魔化了。“中小學校是以教育為目標,有些社會培訓機構是以盈利為目的,家長要加強辨別能力。”薛明揚説。
異地高考未定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今年“兩會”上提出“異地高考”方案,受到廣泛關注。對此,薛明揚表示,上海目前還在和教育部的細化溝通過程中。
薛明揚強調,“異地高考”適用人群有一個根本原則,就是隨遷子女的家長必須是進城務工人員,所以必須要考慮有固定的工作崗位,對這個城市有很大的貢獻,交納了社會保險,而不是為了子女讀書,家長跟着一起來。
本市高考今年取消了綜合考,有家長關心,今後幾年,考試科目是否還會有變動。薛明揚解釋道,3年前,上海開始實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把高中所學的課程分3年逐年考完,引導學生掌握這些知識,而不是為了考試集中突擊。這和之前上海高考設計綜合考的初衷是一致的。從這個角度説,學業考的推出和高考改革是聯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