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怡心琴韻》正乙祠上演 古戲樓飄出千年琴音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7日 09: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李元華在現場演唱。付軍攝

  5月4日晚,一場名為《怡心琴韻 知音》的古琴演奏會在正乙祠古戲樓上演。演出集古琴演奏、琴曲演唱、琴學講解于一體,姜嘉鏘和李元華兩位老藝術家的登臺獻唱讓現場觀眾感受到了琴歌的魅力。

  立體空間展現古曲

  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1978年湖北發掘的曾侯乙墓中便有古琴出土,表明古琴的歷史在3000年以上。當晚演出了《流水》《漁樵問答》《梅花三弄》《陽關三疊》等八首古曲,歷史淵源從兩漢魏晉一直延伸到唐宋晚清,讓現場觀眾體會了不同風格的古琴曲目。比如,《流水》節奏舒緩,《廣陵散》表現了戰爭場面。由古琴大師吳景略打譜、其子吳文光修譜的古曲《梧葉舞秋風》也首度亮相。

  演出中,編導充分利用了正乙祠的三層舞臺空間,設置多層表演區,利用不同聲場效果,使曲目得到立體化呈現。在琴師演奏《梅花三弄》時,一層舞臺上的琴音與二樓檐廊下的簫聲相互交融,在視覺和聽覺上呈現出詩意化的演出效果。演奏《瀟湘水雲》時,琴師在古畫《瀟湘圖卷》幕布投影前撫琴,意境十足。

  古曲能讓人沉下來

  姜嘉鏘和李元華兩位老藝術家的登臺獻唱,成為演出亮點。77歲的姜嘉鏘被譽為“中國古詩詞演唱第一人”,他演唱的《陽關三疊》在琴簫合奏下,將古人含蓄的送別之情傳遞給現場觀眾。著名歌劇、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元華則演唱了《胡笳十八拍》中的“第一拍”和“第十二拍”。“喜得生還兮逢聖君,嗟別稚子兮會無因”,唱到這兩句時,李元華格外動情,把蔡文姬選擇回到漢朝,就要面臨與孩子分別的兩難境地表現了出來。

  演出結束後,李元華高興地説:“我現在也很少演唱詩詞了,今天看到這麼多觀眾還喜歡古琴、古詩詞,我很激動。”她認為,古琴和古詩詞與現代社會並不脫節,“它們傳達出的信息量其實是很大的,一首古詞背後就是一個故事、一段歷史,聽著古琴伴奏的詩詞,能讓人沉下來。”

  古曲演奏配合講解

  當晚演出的幾位琴師黃文懿、賈建軍、樊娜都是“虞山吳派”古琴傳人吳文光教授的學生。問及古琴流派間的區別,黃文懿説:“現在古琴派別的劃分不是特別重要了,今晚演出的《流水》《廣陵散》其實是管派的。原來的流派區別緣于地域性差異,主要體現在打譜上,就是音樂節奏安排的不同。現在能流傳下來的,都是各派的精華。”

  演出中,主持人楊浪配合多媒體投影進行解説,介紹古曲的歷史和古琴知識。幽默的講解配合多媒體投影,讓這場長達一個半小時的古琴演奏會變得輕鬆起來。

  楊浪也是這場演出的出品人,他説:“古琴現在是小眾藝術,真沒想到現場能來這麼多觀眾。”他透露,5月4日、5日兩晚的票房收入均已過萬,這對於僅能容納200多人的正乙祠古戲樓來説已十分喜人。

熱詞:

  • 古琴
  • 正乙祠
  • 古戲樓
  • 琴音
  • 演出
  • 流水
  • 古曲
  • 廣陵散
  • 梅花三弄
  • 陽關三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