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李貞二三事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7日 09: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1955年新中國舉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授銜儀式上,有一位巾幗英雄被授予少將軍銜——她就是李貞(1907-1990)。

  作為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將軍,李貞的英名傳揚中外,她的丈夫、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的甘泗淇同樣威名遠揚,人們稱他倆為“神州夫妻兩將星”。

  長征途中,為精簡機關,軍組織部只留下三個幹部,人又少工作量又大,李貞忙得不可開交。由於過度勞累,加上饑寒交迫,李貞病倒了,但她瞞著組織,艱難地跟在部隊後面前進。長征路上,由於各自工作任務的需要,甘泗淇和李貞不能一起行動。當得知李貞病重時,他又驚又愧,在賀龍和任弼時的“命令”下趕去看望李貞,這時李貞高燒不止,被確診為傷寒症。部隊缺藥,甘泗淇把自己唯一的物品一支莫斯科中山大學獎給他的金筆賣掉,買來針劑,才讓李貞病情好轉。夫妻二人患難與共,終於堅持到達了陜北。

  抗日戰爭爆發後,李貞接受組織安排,去後方任八路軍婦女幹部學校校長,甘泗淇則奮戰在抗日前線。解放戰爭時期,甘泗淇擔任西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李貞也調到西北野戰軍,他們一起參加了解放大西北的一系列戰役。新中國成立不久,甘泗淇、李貞又一同赴朝作戰。戰爭結束後,甘泗淇出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李貞任軍委防空軍幹部部的部長,兩人又並肩作戰,肩負著保衛國防和人民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重任。

  “文革”期間,李貞因為長期在彭德懷、賀龍的領導下工作,被扣上了“反革命分子”帽子接受審查,失去了自由。1975年在鄧小平的關懷下,李貞恢復了名譽。後經黨中央、中央軍委批准,李貞的級別定在大軍區副職級。平反後的李貞住在香山腳下一個很普通的破舊四合院裏。房子年久失修,設施很差。總政領導多次勸她搬到城裏去住,可她總是不同意。一到冬天她就把那雙又笨又重的帆布羊毛大頭鞋穿在腳上,穿件棉大衣,膝蓋上放著熱水袋,在屋子裏看書,批閱文件,處理群眾來信。

  1983年春節前,總政領導到李貞家拜年,拿出200元錢對李貞説:“這是組織上補助的生活福利費。”李貞連連搖頭説:“這錢不能收。我們這些倖存的老同志,和那些犧牲的戰友相比,已經很幸福了,請組織上不要再給特殊照顧了。”

  1990年3月,李貞將軍走完了光輝的一生。除了記錄她赫赫戰功的4枚勳章外,她的遺物只有:四把用了15年仍捨不得扔掉的舊藤椅;一個用了40年不肯更換的行軍箱;一台用了14年的“雪花”牌單門電冰箱;11000元人民幣,2500元國庫券和戰爭年代留下的兩根小金條。她在遺囑中交待:要將自己生前積累的存款一部分捐送宋慶齡兒童福利基金會,一部分作為自己的黨費,一部分捐給丈夫甘泗淇的家鄉發展教育事業。她用自己的行動最後一次履行了共産黨員對黨的忠貞。祝 彥

  (作者為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教授)

  (來源:北京日報)

熱詞:

  • 李貞
  • 1983年
  • 1975年
  • 二三事
  • 文革
  • 雪花
  • 反革命分子
  • 西北野戰軍
  • 部隊
  • 校長
  • 搜索更多李貞 1983年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