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7日 07: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牛網電子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彭薇

  高考臨近,進入志願填報階段,不少家長不免煩心:大學在本地讀還是去外地讀,父母與孩子産生了分歧。父母認為最好在本地讀,方便照顧;而孩子錶示自己已經長大,執意要“遠走高飛”。18歲的孩子,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想法,這讓為人父母者不知道是開心還是憂愁,為此很糾結。

  有一則笑話,説的是聯合國出了一道題,請全世界的小朋友作答:“對於其他國家糧食短缺問題,請你談談自己的想法。”結果沒人能回答。因為,貧困國家的小朋友不知什麼叫“糧食”,歐美小朋友不知什麼叫“短缺”,而中國小朋友不知什麼叫“自己的想法”。這則笑話多少道出許多中國家庭的典型寫照:從小到大,家長意志為主,孩子按部就班,走好父母規劃的路就是了。家長認為,孩子小小年紀,有些想法難免幼稚,父母不能太放手,最起碼能幫孩子掌握方向。這聽上去似乎也有幾分道理。

  但是除了大是大非的問題,生活中還有許多點點滴滴,大人可以給孩子的想法留出生長空間。一位媽媽訴説給5歲孩子講圖畫書時的無奈:“講完後,我希望孩子能復述,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孩子偏偏不理會,往往拘泥于故事中‘房子怎麼搭的’、‘鳥籠怎樣建起來的’等技術問題。”其實,做父母的不必太為此憂心忡忡。因為,這也是孩子的一種“吸收”,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家長們如果事無巨細取代孩子的想法,可能會讓孩子逐漸失去主見。又有誰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後長大變成忽東忽西的墻頭草呢?

  “雪融化了,變成什麼?”答案當然是水,可孩子們卻能説出“春天”、“希望”等。這些獨特又奇妙的思維,我們怎能不去好好呵護?!(www.jfdaily.com/blog/32008)

熱詞:

  • 志願填報
  • 希望
  • 家長
  • 吸收
  • 父母與孩子
  • 圖畫書
  • blog
  • 國家糧食
  • 高考
  • 聯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