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外來務工者子女申城享受“同城教育”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7日 05: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方網5月7日消息:陸寬,來自山東臨沂;楊紫怡,來自安徽安慶;王雪蒙,來自安徽六安;陳榮,來自安徽淮南。

  臨近中考,楊浦區三門中學初三(3)班,4位外地小姑娘跟上海同學一起復習備考。王雪蒙模擬考英語成績130多分,堅定了報考上海工商外國語學校商務英語專業的信心:“從小跟隨父母在上海長大,早把這裡當成了家鄉,多學些專業技能,發展天地更寬。”

  父母在滬務工、子女在滬求學——外來務工者為上海城市發展作貢獻,他們的子女則納入上海基礎教育體系。目前,逾50萬名外來務工者子女在滬就讀——全市在讀中小學生每4人中就有一位外來務工者子女。

  在上海求學,4位小姑娘親歷了自“外”而“內”的變化。

  “最初,我們只能在個體老闆辦的農民工子女學校讀書。”陸寬和楊紫怡,小學一到三年級在江灣機場的一家舊廠房中度過。沒有圖書館、沒有樂器,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寫作業;操場上的泥跑道一下雨就一腳泥;有些老師連普通話都講不好,更別提英語發音……“那時,不遠處的政立路小學,有漂亮的塑膠跑道,我們非常羨慕。如果能到這所公辦學校讀書多好!但是媽媽説,外地孩子跨不過這堵圍墻。”

  沒想到,三年級暑假時,家門口貼出了告示:按市教委統一安排,楊浦區所有外來務工者子女全部安排進公辦學校。手續也很方便:報名從“五證”簡化為“兩證”——父母拿著務工證和身份證就去了。9月1日開學,陸寬和王雪蒙走進了夢寐以求的政立路小學校園。

  以公辦學校接納為主——這些年,逾七成在滬外來務工者子女,進入上海公辦學校享受免費義務教育;少部分在民辦農民工子女學校就讀,政府專款配備圖書室、運動器材等,提高辦學質量。楊紫怡説,初中升入三門中學,花園校園、勞技教室、實驗器材一應俱全,音樂課、體育課、美術課樣樣開足。當幹部、評優秀、參加社會實踐,都跟上海同學一樣有機會,“很開心”。

  跨入公辦學校,只是融入的第一步。被社會各界關愛所溫暖,4位小姑娘心底那堵“墻”,也一點點融化。“剛轉到公辦學校時,有些課基礎跟不上,很自卑。”王雪蒙説,“老師課後單獨輔導我英語口語和聽力,還專門佈置作業。慢慢地,成績提高了。”

  如今,每週六王雪蒙都在學校練習合唱,楊紫怡學拉小提琴,陸寬學彈吉他。“是上海久牽志願者服務社和其他志願者免費提供的。”合唱團取名“放牛班的孩子”,4個小姑娘笑道:“四處演出,生活還真像放牛坡上的小花一般,灑滿陽光和快樂。”平常在學校,運動會、文藝演出,跟上海同學同臺表演,一起説説笑笑,要好得不分你我。

  “在上海,我們的成長之路越走越寬。”2009年起,在滬農民工子女可以報考上海中職校。不僅有近200個專業可以選擇,而且納入上海幫困助學體系,與本地學生享受同樣的國家資助政策。陳榮報考了上海市商業學校的美容美發專業:“聽説這是金牌專業,將來就業和深造都不愁!”

熱詞:

  • 公辦學校
  • 放牛班
  • 務工者
  • 同城
  • 五證
  • 農民工子女
  • 報考
  • 辦學質量
  • 英語成績
  • 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