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兩軍對抗勝負更精準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7日 04: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紅方火力突襲雖猛烈,但實際目標毀傷僅30%;藍方導彈精確打擊看似彈無虛發,實際命中率卻不到70%……

  由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研發的“實兵對抗信息化系統”,準確無誤判定對抗結果,令對抗雙方口服心服。這套系統的主研者就是該院教授胡世良。

  課題來自演兵場

  2001年2月,胡世良帶隊導調部隊一場演習,因為參演兵力多,現場採集到的數據有限,勝負往往由裁決人員主觀決定,參演雙方對裁決結果都不滿意。

  演兵場上,一個想法在胡世良心中油然而生,如果研發出一套實兵對抗裁決系統,使對抗雙方贏之有理、輸之有據,難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萬事開頭難,胡世良一頭扎進書海,開始了對課題的構思。3個春秋,他的辦公室、圖書室、試驗室、訓練場“四點一線”生活方式,成為學院的一道風景。有時為弄懂一個設計原理,他需要查閱大量資料,走訪多個科研部門、訓練基地和基層部隊,利用實彈訓練、裝備整修等機會,檢驗自己的設想。

  春去秋來,胡世良撰寫的“實兵對抗信息化系統”科研課題立項報告,先後通過學院、軍區、總參審批。

  攻關處處是“戰場”

  從論證到實踐,是一個艱苦漫長的攻關過程。胡世良帶領課題組攻關奪隘,僅設計方案草稿摞起來就有2米多高。

  一年後,“實兵對抗信息化系統”終於問世。該系統採取計算機自動模擬生成方式,只要把雙方投入兵力、武器裝備和戰法謀略等要素輸入到電腦,對不同時期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處理,就能對戰場信息瞭如指掌,誰勝誰負一目了然。當年,該系統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初戰告捷,胡世良馬不停蹄,又將目光鎖定在研製“裝甲車輛數字化火力對抗系統”課題上。通過上千次試驗,他們自主研製了該系統的“心臟”——智慧芯片。有了智慧芯片,只要輸入相關信息數據,系統就能使模擬對抗裝備“搖身一變”成為作戰雙方想要的武器。這項成果填補了國家和軍隊空白,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成果到“戰場”檢驗

  有了對抗系統,胡世良的科研方向又瞄準各子系統,“裝甲車輛實彈射擊綜合訓練系統”上馬了。該系統的關鍵技術是彈道激波的數據採集與分析,而激波傳感器靈敏度的閥值是系統的靈魂,數值過大或過小都會造成誤報。

  為獲得精確數據,胡世良在野外一待就是50多天。在簡易的掩體內,他冒著生命危險,採集不同口徑槍炮彈的2000多個數據,經過全面系統的分析和梳理,得出上百種炮彈和槍彈掠過目標時彈道激波強度的精確數值。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在胡世良帶領下,課題組終於準確獲得激波傳感器靈敏度的閥值。系統實現了裝甲車輛戰鬥射擊訓練實戰化、控制自動化、設備通用化、設置簡便化、靶區無人化的功能,能滿足各種直瞄武器射擊訓練的需要。

  成果行不行,到“戰場”去檢驗。當年秋季,從部隊訓練場傳來佳音,應用該系統後,部隊戰車單車射擊訓練效率提高5倍以上。

  近年來,胡世良主持完成科研項目36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三等獎9項,2009年被遴選為軍隊高層次創新人才工程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對象。

  下圖:胡世良近影。王建臣攝

  (來源:解放軍報)

熱詞:

  • 胡世良
  • 機械化步兵
  • 目標毀傷
  • 戰鬥射擊
  • 勝負
  • 裝甲車輛
  • 軍隊
  • 激波
  • 心臟
  • 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