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6年支教綻放青春之花——貴州志願者彭旸推遲留學支教山區的故事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6日 17: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貴陽5月6日電(記者李勁峰、王麗)出國深造前的一次揹包旅行,使她推遲海外留學計劃,深入貴州貧困山區義務支教;支教過程中,她既當老師又當“媽媽”,還積極影響上百名志願者加入到支教行列……1980年出生的志願者彭旸,用6年多的青春年華,與眾多志同道合的志願者一起,扛起了一所所山間小學的希望。

  彭旸對貧困山區教育的直觀認識,源於一次旅行。2005年,從雲南大學法律系研究生畢業的彭旸,在前往英國留學前,與幾位好友約好一起揹包旅行。

  “那天下著大雨,天氣很冷,那麼小的孩子,身上衣服少得可憐,學校是每個村子裏最宏偉的建築,但仍然缺老師”,旅行途經貴州省松桃縣的所見所聞讓彭旸深受震撼。彭旸説:“當時我反復思考一個問題,這些山區孩子的未來在哪?那一剎那,我決定留下來到貧困山區當一名支教志願者。”

  父親認為,這個決定只是年輕人的一時衝動,只能維持3分鐘的熱度,沒想到,她堅持了6年多。

  彭旸隨後應聘為貴州財經學院教師,每週一和週二上完學校安排的12節課,剩下的全部時間都用來支教。六盤水、黔東南、畢節,她去的地方都是最缺老師的地方。小學增設英語課後,山區英語教師稀缺,不少數學和語文老師都硬著頭皮上。為此彭旸除給學生上課外,課程表上又多了一項:為這些年齡比她大得多的老師們培訓英語。

  剛到鄉下支教,彭旸發現班裏學生大多都是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鼻涕龍”、“雞窩頭”、“黑手爪”的孩子特別多。彭旸和其他志願者一道,從培養孩子洗手開始,幫助他們養成講衛生的習慣。

  “冬天很多孩子手是開裂的,我們給孩子洗完手後,幫他們擦上護手霜,讓他們聞聞洗手後的香味。”彭旸説,孩子們知道洗完手可以擦護手霜,因此積極性高漲,“此後常有孩子伸出剛洗完的手,找我們擦‘香香’”。

  除了當好老師,年輕的彭旸還要扮演“媽媽”的角色。彭旸一直珍藏著她為一個男孩從11歲到17歲過生日的照片。彭旸剛認識這個叫剛剛的孤兒時,他已是貴陽市孟關鄉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但連“我”字都不會寫,永遠坐在教室最後一排,幾乎不和人説話。

  每天中午放學,彭旸帶著剛剛一起吃飯,手把手教他寫字。剛剛學會的第一個漢字是“姐”,第一個動詞是“愛”,第一個句子是“姐姐愛剛剛”。“我告訴剛剛,每天寫完作業,在作業本的最後都要寫上這句話。”

  兩個月後,不會寫、不願説的剛剛,在作業本的最後一頁寫了“剛剛愛姐姐”六個字。如今,活潑開朗的剛剛不僅成為彭旸家成員中的一分子,正在學中醫理療的他已能在假期賺錢了。彭旸説:“我從來沒有想到,我的這點付出,力量會有這麼大。”

  去年10月,彭旸實現了推遲了6年多的留學計劃:前往英國攻讀貧困地區教育政策與教育管理博士學位。

  如同她喜歡的座右銘“想要壯志淩雲,幹要腳踏實地”一樣,從選擇攻讀法學博士轉變到研究貧困地區教育政策領域,彭旸作出的這個決定有自己的思考:“現在國家非常重視貧困地區教育問題,我選擇這個研究方向,就是想以後從深層次角度來多幫幫山裏的孩子。”

  “希望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能夠在加入志願者隊伍幫助山區孩子的同時,為正在貧困山區奉獻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的其他志願者給予更多關注和關懷。”彭旸説。

  (來源:新華網)

熱詞:

  • 彭旸
  • 支教
  • 1980年
  • 留守兒童
  • 留學計劃
  • 貴州財經學院
  • 媽媽
  • 故事
  • 青春年華
  • 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