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碉堡“變身”小區兒童滑梯 讚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6日 14: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你能想象嗎,小區裏的兒童滑梯,竟然是經歷槍林彈雨碉堡的華麗“變身”。昨天,記者帶著好奇,對幾處位於居民小區內的碉堡遺跡作了一番“微調查”,發現碉堡主要有三種方式“存世”。

  變廢為寶

  站在桃浦河上的怒江路橋上,可以看到怒江路601弄小區內有一個碩大的“樹樁”。夕陽西下,“樹樁”上聚著好幾個孩子,正熱鬧地玩耍著。

  綠樹掩映下的“樹樁”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水泥仿製品。高約3米的水泥“樹皮”毛剌剌的,漆成灰褐色。再細看,這其實是一個漂亮的遊樂設施——滑梯。有一道旋轉扶梯圍著“樹樁”往上旋,走25級臺階,就到了“樹樁”頂端。上面是一個五六個平方米的圓形平臺。至此,孩子們“兵分兩路”,有兩條滑道可供選擇。滑道內側是大理石材質,因為滑的人多了,加之時間久了,十分光滑。

  這原來是一座碉堡嗎?一點也看不出來。長征鎮怒江第一居民委員會的居委幹部告訴記者,小區是1989年左右興建的,不久這個碉堡就被設計成了兒童滑梯。“小孩子很喜歡在這裡玩。”

  居民點評:“變身”點子太好了,變“廢”為寶。小區裏少了一個粗糙的水泥堆,多了一座漂亮的兒童滑梯,而且特別結實,風吹雨打都不怕。

  原汁原味

  同樣在怒江路601弄小區,還有一道“隱蔽”的風景。在居民的指引下,記者在百米開外的小區西南一角,發現了另一座原汁原味的碉堡。

  鋼筋水泥築成的碉堡掩體上,依稀可見當年槍林彈雨留下的痕跡。當年伸出機關槍和火炮的小窗已被水泥封死。碉堡頂部的平臺也是圓形磨坊式樣,高約2米。水泥平臺上有4個比拳頭略大的小洞,2個小洞已被落葉等雜物塞滿,上面長出了草,透過另2個小洞,可以看到碉堡內部堆了些雜物。

  碉堡一側,有一個比圓柱形的碉堡主體略小,形似水池的水泥建築,居民説這是進入碉堡的通道,現在已被碩大的水泥塊封堵。

  怒江第一居委會支部書記勞女士告訴記者,據説它是解放戰爭時期留下來的。由於處於小區的偏僻角落,以前成了一些小青年幽會的場所,還有頑皮的孩子爬進碉堡,甚至在裏面放火。為安全考慮,後來用水泥堵起來了。

  居民點評:市區內遺留的碉堡已經不多,且多“面目全非”,如此原汁原味的碉堡建議可開闢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礙事擋道

  楊浦區鳳城三村內也有一座碉堡。這座碉堡約一人多高,上面是圓形磨坊式樣,下面則是長條形,中部還“伸出”兩塊水泥。居民告訴記者,這座碉堡至少有60年了,早就失去了原來的作用,同時為了防止動物鑽進鑽出,洞口被水泥封了起來。

  碉堡緊挨居民樓並延伸到公共通道,只留下不到兩米的寬度供行人通行,機動車很難開過去。此外,居民説,由於碉堡在小區內的位置過於顯眼,經常吸引不少小孩爬到碉堡上玩耍,很不安全。

  據居委會工作人員介紹,這座碉堡可能建於抗日戰爭時期。鳳城三村小區最早開建於上世紀50年代,其間改造過多次,因各種原因,都未拆除碉堡。

  居民點評:既然早已失去作用,能否拆除,讓路于小區居民?

熱詞:

  • 碉堡
  • 變身
  • 滑梯
  • 小區居民
  • 樹皮
  • 磨坊
  • 滑道
  • 怒江路
  • 長征鎮
  • 解放戰爭時期